Tuesday, November 27, 2012
2012年11月25日牧者感言
“以感恩為祭” 吳劉月明師母
記得過去我曾向家中兩位未信主的兄姊傳福音,哥哥說:「我都不明白您們(基督徒)為何吃飯要祈禱,感謝那位上帝;如果我不工作,那會有得吃?」我回答說:「但您有沒有想過,您要有健康、有訂單才可以去工作,這是誰給我們的?就算賺了錢,我們也要有健康、有生命才可以享用呢!」真的,雖然我沒有經歷嚴重的病患,但我曾因為懷孕害喜,首三個月吃了東西後都會嘔吐,真是難受!又有一次,在我拔掉智慧牙後,傷口發炎,臉頰腫脹,疼痛不已,連口也不能張開,遑論吃東西;我深深體會能夠「吃」也不是理所當然。至於我的姊姊,更理直氣壯地表示,我辛苦而得來的一切,是靠我個人的力量,為何我要多謝「祂」?
這讓我想起聖經所說:「因為他們雖然知道神,卻不當作神榮耀祂,也不感謝祂。他們的思念變為虛妄,無知的心就昏暗了。」(羅馬書1:21)對於信主的人,感謝神的背後是承認神的良善和作為,藉此榮耀祂,詩篇50篇23節上說:「凡以感謝獻上為祭的,便是榮耀我(神)。」
無疑,「感恩」不是我們的常態;但我們可以操練,可以讓神的話調校我們的心。有人說一位著名的希伯來慈善家為他的家庭立下的座右銘是「思想和感恩」(Think and Thank),在古典英語中,「感恩」(Thankfulness)的意思是「思想」(Thinkfulness)。原來感恩需要學習從正面、好處去思想,因我信神是良善的。
更重要的是,感恩的基礎是與基督相交的成果,聖經說:「你們既然接受了主基督耶穌 ,就當遵祂而行。在祂裏面生根建造,信心堅固,正如你們所領的教訓,感謝的心也更增長了。」(歌羅西書2:6-7)感恩的心是源自對神話語的經歷和信靠,也是出自與基督互信互愛的關係。
每天以感恩為祭獻給神,可以從您每天親近神開始;每晚睡覺前思想一日所發生的事,以感恩的禱告結束;或背誦一節感恩的經文等行動開始,以感恩來榮耀主名!
Monday, November 19, 2012
2012年11月18日牧者感言
“共建宣道中心”(四) 吳金煌牧師
感謝主的恩典,我們於10月14日黃昏與三堂的事務小組成員一起會議,商討有關“共建宣道中心”的事宜。我們不單確定於各堂設立"共建宣道中心"壁報版,以便大家一起掌握最新的發展情況。同時,我們也設立一個簡單的『倒數器』,使大家「緊貼」期待進入的心情。
然而,我們更期望給予大家有份參與主為我們所建立的"宣道中心",而設計了一份"回應表",以便大家可以透過填寫去表達用什麼的方式一起參與──就是選擇以禱告、行動、金錢奉獻或其他等去具體參與。
您是否有看看"共建宣道中心"壁報版。讓我們一起
感受。
您是否已留意『倒數器』。讓我們一起期待。
您是否已經填寫及交回"回應表"。讓我們一起參與。
另外,主使我們深深體會詩篇127篇1節的內容,就是「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因為,主為「建造」宣道中心大發熱心,而不單是感動我們的參與。更在我們將此消息與別人分享,主就感動人與我們一起參與,並分享祂的榮耀。
第一位是在台灣宣道會楠梓堂的肢體看見由吳牧師電郵給他們的「澳門新一頁──共建宣道中心榮主名」刊物而奉獻台幣500元。
第二位是由黃正友宣教士將我們建堂的消息與她所認識的人分享,得到遠在印尼一位不認為我們的長者奉獻港幣95,000元。
第三位是吳師母將消息告知澳門以外感恩堂的肢體,得到在台灣感恩堂會友林蓉姊妹及夫婿郭庭瑋弟兄奉獻港幣10,000元。
第四位是一間只有五十多人又差派支持兩位宣教士的宣道會利東堂,在僅有的差傳款項奉獻港幣20,000元。
第五位是吳牧師於台灣參加第四屆世界華人宣道會會議與一對印尼宣道會執事分享主感動不同人奉獻的見證,而為我們奉獻港幣40,000元。
我們相信主的感動仍然繼續在不同人的心裡工作,包括我們。
除了以上的見證之外,香港已經被主感動而奉獻,與我們一起共建宣道中心,現在已有宣道會希伯崙堂奉獻港幣100,000元、宣道會華貴堂奉獻港幣60,000元、另有三位香港肢體分別兩位奉獻港幣2,000元及港幣100元。
您是否被主所感動。讓我們一起投入。
Wednesday, November 14, 2012
2012年11月11日牧者感言
『活在當下』
梁祖永先生
從英國搬家來澳門,自然要把家中一切大小重新安頓。收拾整理家當時,最容易引起眷戀和感觸的,就是幾大箱的相片。一張張舊照,把心思感情帶回昔日的時光,重溫著自己生命的歷史之餘,不禁深深慨嘆歲月欺人。
我手頭上最舊的一張黑白照,只有六、七歲,剪著「陸軍裝」髮式,呆頭呆腦,轉眼間,就成了青年人,和燕玲拍拖結婚,背著背包,一同到北京,到西藏,新疆天山等地旅行。而一家合影的近照中,燕玲和我都已是中年已過,掩不住一臉滄桑,兩個兒女已成年,眼神帶著年青人的傲氣,彷彿在說:前路任我闖!我不期然的自語:孩子,在很快的日子,在你不知不覺間,你就會像你父母一樣,撫今追昔,後悔沒有好好做這個,沒有盡責做那個,怨恨當日何以追逐虛榮,為蠅頭小事,與人鬥得身心俱疲,傷己傷人。孩子,不要犯我犯過的錯失,好好珍惜青春吧。
生命是我們最寶貴的禮物,而時間就是生命。很多人都曉得說,要活在當下,但真正能夠活在當下的有幾人?很多時候,我們的「當下」,只不過是過去的傷痛在腦海中不斷重演,我們並沒有當下,只是活在歷史中,而且是生命中只有充滿苦毒的那部份的歷史。有些人的當下,其實是不切實際的、幻想中的將來,好像生命是將來才會開始。而現在--我們唯一可以運用到的生命(時間),就這樣溜走了。更常見的是,因為種種原因(例如覺得當下應盡的責任太難),所以不斷把那些現在要做的事推到明天、下星期、下個月、明年,或者「下次有機會的時候」,而把當下用在一些次要(甚至非常次要)的事上。
主耶穌對我們最大的期望,是活出豐盛的生命。基督徒平常所說的靈命長進,也就是這個意思。能夠活在當下,是豐盛生命的必須的條件。要有豐盛生命,須要如上所說,從過去的心靈創傷中復原過來,須要擺脫無謂的空想,須要認清生命的價值。這些都是我們長期、甚至終生學習的功課,在這些方面,我自己也不過是小學生,但我願意和你們一同努力,一同追求。如何努力,如何追求,將來一定有機會和大家再談。
Wednesday, November 7, 2012
2012年11月04牧者感言
「小女孩的心願」 梁杜燕玲師母
不記得在那裡聽過一個這樣的故事,故事開始是:有一群小孩子開心雀躍地你推我擁地進教堂,其中有一位瘦弱、皮包骨的小女孩也想擠進去,但她有些怯懦,也有些害羞,結果她站在一旁咬著手指頭,帶著羨慕的眼神瞄著其他的小朋友進教堂。
這時候,有一大手輕輕拍著小女孩的後腦勺說:「為甚麼不進去?」
小女孩回轉頭,朝那雙大手望上去,是一位穿著整齊的大哥哥,他微微笑著,他繼續問:「是不是有點怕呢?」
「唔......,是不敢進去。」小女孩靦腆地回答
「我拖著你的手進去,好嗎?」
「可以嗎?」
「給我你的手,我牽著你進去!」
小女孩小手往大哥哥的手心裡攥著,「給。」
一大一小走進了教堂,原來那位大哥哥正是教堂的牧師!自始,小女孩每個星期天的早上都來上主日學。
兩年後,小女孩得了重病,不能去教堂上主日學。牧師、師母來看她,她很開心向他們道謝,然後她說:「我很喜歡上主日學。」
師母說:「等你康復,強壯些,就可以上主日學!」
「師母、牧師,我希望有多些小朋友也可以上主日學,我們一起聽聖經故事、唱歌和遊戲,很開心啊!」
牧師說:「好的。我會多叫些小朋友來上主日學!」
幾天後,小女孩死了。牧師去慰問她的家人。小女孩的老祖母拿出一個小包包來交給牧師,說,這是小孫女送給教會的禮物。牧師打開一看,裡面有五角七分錢,是小女孩兩年來為興建更大的禮拜堂積存的錢!她希望有更大的教會,容納更多更多的小朋友上主日學,像她一樣享受老師的教導和唱頌詩歌的歡樂!
牧師聽了,感動不已。在主日崇拜中,牧師拿出那發黃的小包包,向會眾說,這是一個小女孩的心聲,也是她一生的積蓄。她但願教會有發展,讓更多的小朋友進來教會上主日學!他把小包包裡的五角七分錢,向會眾展示,然後邀請全體會眾為小女孩的願望和奉獻禱告。大家肅然起立,熱烈地為興建更大的教堂而奉獻!
第二天,城裡的報章登出了「小女孩的小包包」。原來有一位記者在主日崇拜中,聽到牧師說這個故事,他的心被觸動了,毅然地揮筆灑墨把這小女孩的故事和她的願望寫出來。報章一出來,相互流傳轉載,小錢或大筆的捐獻,都從不同地方寄來,大家都受到小女孩的小包包而感動,因著她的純良和對教會的鍾情,慷慨解囊,回應她的呼籲,成全她的願望!一座大教堂建起來,讓更多大、小朋友來教堂!
「五角七分」微不足道,盛載著一個神蹟。牧師豈能想到他的大手,牽著的那隻小手,引發出一個小女孩的夢想!竟建成了一個大教堂來!
某一天,氹仔教會的一個小女孩開生日會,拉了我們夫婦二人去參加。在生日會中,小女孩的家人問我們:「教會找到新地方嗎?」
在驚愕間,我忙答:「還未找到。怎麼你也知道教會找地方?」
「XX,叫我幫教會找地方,不然,她們一班小孩子沒地方團契聚會,也沒地方聚腳、傾偈了,......」
「是啊,沒有地方孩子就聚不了頭,多可惜!」
「就是嘛,XX常常叫我幫忙找,一定要為教會找新地方,把我看成是地產經紀!有大把樓盤在手,隨意一點就可以給你們一個新地方!」
聽了這位家長的一番話,才知道「教會」找地方一事,竟不經意間成了孩子的牽掛!我心也給觸動起來。在共建「宣道中心」的此時此刻,我們需要小女孩的「五角七分」,同時我們也需要為氹仔堂覓一新地方,叫我們好好傳講神的愛、餵養照顧小羊。沒有地方,小羊在街頭流蕩,豈是我主的心意呢?!求神給我們熱熾的心如同小孩的純真!哪怕是小小的禱告,哪怕是小小的捐獻,放在神的手中,都可成大事!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