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December 26, 2008

牧者感言 (2008年12月28日)

牧者感言 :「送舊迎新,數算主恩」 (2008年12月28日)
吳金煌牧師
2008年只剩下幾日將會成為「過去」,而新的一年「2009」將會接著「而來」。
不知道,您有什麼的感受呢?
或者,我們對方2008年是「百感交集」,或是有點「捨不得」光陰飛逝、或是「有得有失」。總而言之,2008年已經是離我們而去。
在我們迎接2009年的時候,如能懂得先行數算主過去2008年於我們身上的恩典。我們的2009年必然是更豐盛的一年。
當然,我們相信2008年主的恩典於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上,真是數之一盡。
不知道,你數算出多少呢?
另外,我們先行數算幾件恩典的事,其餘就留待大家自行數算,或是參加本週三(12月31日)晚上的「歲未感恩祈禱會」一起數算。
首先,為主仍然存留我們生命來見證衪、經歷衪、享受衪而感恩。
第二,為主於2008年所拯救的靈魂脫離撒旦,得永生而感恩。
第三,為主垂聽我們祈禱,而按照衪旨意成就與否而感恩。
第四,為主成就各堂的需要及計劃(包括感恩堂建堂順利)而感恩。
第五,為主帶領弟兄姊妹屬靈生命成長、接受裝備及受洗加入教會而感恩。
第六……第七……等等。主的恩典真多啊!

Friday, December 12, 2008

牧者感言(2008/12/14)

牧者感言 : 《您準備好迎接聖誕未呀?》
(2008年12月14日)
郭郭麗思姑娘

一位學生說:「哇! 聖誕又快到,我又可以放假喇!我預約我的朋友在平安夜那一個晚上玩一番!」

一位百貨公司老板對員工說:「哇! 聖誕又快到,又是一個良好商機喇!你們快點幫我佈置飾櫃,並預備一些可以低價售出的貨物來招攬顧客。」

一位餐廳老板對廚師說:「哇!聖誕又快到,你快點預備好一兩個聖誕大餐的菜單,好讓我貼在廚窗,吸引更多食客。」

基督徒呀,我們又是否已預備好迎接一個紀念主耶穌降生的聖誕節呢? 我們要預備迎接聖誕的來臨最少可以有以下三方面:

一. 數算主的恩典
主耶穌賜予我們最大的恩典莫過於祂道成肉身降世為人,把我們從罪中拯救出來,正如腓立比書2:6-8所說:「他本有神的形象,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象,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除此以外,我們在生活上都領受過主無數大大小小的恩典。因此,我們在迎接聖誕不可不預留時間安靜下來數算主恩典,以感恩為祭獻給主。

二. 回應主的恩典
昔日的聖誕夜天使在曠野向牧人傳報關乎普世萬民的大好信息。我們這群蒙恩得救的人更理應心被恩感以傳揚這大好信息來回應主的恩典。因此,我們迎接聖誕不可不預留時間以傳揚這大好信息來回應主的恩典。我們可參加教會在平安夜舉辦的報佳音,和邀請親友參加紅虹福音粵典分享晚會及懇親晚會。使徒保羅在羅馬書10:15下這樣說: 「報福音,傳喜信的人,他們的腳蹤何等佳美!」

三. 仰望主的恩典
主耶穌的降生與死都應驗了舊約先知的預言。主耶穌被釘十架前曾對使徒說:「我去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去,我若去為你們預備了地方,就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裏去;我在哪裏,叫你們也在那裏。」(約14:2下-3)當耶穌復活後升天時,天使對使徒說:「加利利人哪,你們為甚麼站著望天呢?這離開你們被接升天的耶穌,你們見他怎樣往天上去,他還要怎樣來。」(徒1:11)主耶穌的再來帶給我們一份極為寶貴的恩典。即使我們今日面對金融海嘯,在經濟上面對多大的困境,我們仍可以仰望這位顧念我們的恩主。正如使徒保羅說:「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原來我們不是顧念所見的,乃是顧念所不見的,因為所見的是暫時的,所不見的是永遠的。」(林後4:7-8) 因此,我們迎接聖誕所必須的就是以信心將我們心裡的一切憂慮與重擔卸給神,好讓我們的心有空房讓主居於內。

願意我們每一位都作好準備來迎接聖誕,好讓我們都能渡過一個蒙福、有意義,又討神喜悅的聖誕!

Friday, November 28, 2008

牧者感言(2008年11月30日)

牧者感言 :『與神並進,拯救家人』
(2008年11月30日)
吳金煌牧師
  每一個人都期望將最好的東西給自己的家人。

就如,有不少的父母會不斷努力賺錢,為了給予子女及家人有穩定的生活性,甚至期望給予最好或更好的生活。或者,有一些父母為子女將來打算,而努力安排子女入讀「最好」的學校、安排子女學習『更多』的課外活動等。

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有那一個父母不是為子女著想。

然而,我們身為子女都知道,心底最需要仍然是父母,而不是物質的享受,更不是「前途光明」的本錢。

如是兩者兼得,真是最為幸福。

其實,人生就如聖經詩篇所言:「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但其中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詩九十10)

那麼,我們更要努力享受人生,也更加要努力給予家人更好及更多物質的生活嗎?

就算,我們相信人死如燈滅,都不會相信人生意義只在乎享受,或是期望得到更多及更好物質的生活!

何況,我們知道人死之後,不是進入永恆與主同在的生命,就是進入有知覺的永死。再加上,我們心靈的需要是金錢、物質、物慾等所不能滿足的!

其實,我們基督徒已經親身體驗,唯有耶穌基督才能真正滿足心靈的需要。另外,耶穌基督的救恩是唯一給予我們每一個人,可以於死後由永死進入永生的「方式」。並且,使我們在世的日子,除了可以與神恢復正常的關係之外,更使我們擁有豐盛的生活。而不是金錢、物質、物慾等所能夠代替的!

那麼,我們有沒有將耶穌基督的救恩與家人分享呢?我們是否盡所能使家人得聞福音呢?

  然而,教會於12月27日晚上七時在高士德嘉年華酒樓,為我們所舉行的『聖誕懇親聚餐晚會』,不是一個大好的機會嗎?

您是否把握是次的機會,與神並進邀請家人參加呢?

Friday, November 21, 2008

牧者感言(2008年11月23日)

牧者感言 :《改變生命的方法》
(2008年11月23日)
郭郭麗思姑娘

我最近有機會聽聞一則發人心醒的故事,願意與大家一起分享。

一名南太平洋島上的食人族歸信了基督,坐在大鍋子旁閱讀聖經。頭帶鋼盔的人類學家走過他身旁,問他說:「你在做甚?」
那土人回答:「我正在讀聖經。」
人類學家嘲笑他說:「你不知道現代文明人已經不再讀這本書嗎?這本書裏面除了謊言,甚麼都沒有。你不應該浪費時間讀它。」
土人把他從頭到腳望一下,慢條斯理回答說:「先生,如果不是這本書,現在在鍋裏的就是你了!神的話改變了我的生命,也改變了我的口味。」

上主日下午是本屆受洗班的第一堂課,弟兄姊妹很容易地分享他們信主後有甚麼改變。今日你們信了基督一段日子的人,你們又可否隨口便說出信主至今的生命有何改變呢? 或是你們內心仍是為你們的壞脾氣與壞習慣而掙扎?在信心的歷程上,你們是否常常都處於一個軟弱與疲乏的狀態中,消極地說:「我這個人就是這樣,神都改變不了我啦!」

若是這樣,我請問:「你們是否天天有規律地閱讀聖經呢?」若你們的答案是「沒有」,那麼你們怎能期待信心會增長,和你們的生命會不斷改變呢? 

神改變我們的方法之一就是聖經。透過聖經,祂的話語教導我們如何生活。正如我們所熟悉的經文,提摩太後書3:16-17節這樣說:「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另一段聖經這樣說:「神的道是活潑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兩刃的劍更快,甚至魂與靈,骨節與骨髓,都能刺入,剖開;連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希伯來書4:12)還有大衛這樣說:「耶和華的律法全備,能甦醒人心;耶和華的法度確定,能使愚人有智慧。耶和華的訓詞正直,能快活人的心;耶和華的命令清潔,能明亮人的眼目。」

當我們信了主,又期望生命有所改變,我們怎能不閱讀神的話語呢?

Friday, November 14, 2008

牧者感言(2008年11月16日)

牧者感言 :讓主福音走進每個角落
(2008年11月16日)
吳劉月明師母
要讓主的福音走進每個角落,我們必須要先走出自己的角落!
一. 要先走出自己房間的角落:許多年青人回到家裏,最喜歡躲在自己的房間角落,做自己認為重要的事情,例如做功課、與朋友通電話等;或者躲在自己的房間角落,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例如打機、上網、聽音樂等;我們都不自覺地冷落了身邊的家人,或者是有意地逃避了父母的嘮叨,讓自己自成一角,讓我們無法突破與家人的關係!有人認為這是自然、普遍的現象,但其實是不正常的現象,要改變關係,我們必先要走出自己的角落,關心家人,為他們祈禱,你不難發現福音原來也使我們未信的家人同樣蒙福,甚至可以使我們更暢順引領他們到主的面前!
二. 要先走出「自家」的角落:這個「自家」有兩方面意思,一方面是指自己的家,另一方面是指「自己人」!許多時候,我們都會專注自己和自己的家庭生活,所以很少花時間、精力去關心別人和別人的家,以為這只是傳道人的「工作」,其實有很多未信者,弟兄姊妹是比我們更易接觸得到,有很多未信者都因信徒的接待而感受到「家」的溫暖!我們一家曾經在高雄生活,那時我們常常與弟兄姊妹一起弄飯用膳,甚至為產婦煮麻油雞,就如家人一樣;雖然現在身處澳門,文化不同了,但我們的家也不時收到肢體送來甜品和巧手小菜,彼此也是一家人般!但願我們不要讓自家自成一角,信徒們也不要自成一角,讓我們能將這愛心延伸出去,相信主會欣賞我們給一杯涼水予小子的愛心,而這受惠的小子,他的將來可能是超出我們所想像的!
三. 要先走出自己的心的角落:有許多人因為曾受傷害,為了保護自己,寧願將自己的心門上了鎖,不敢去愛,不願去愛,不想與人親密!「秘密花園」這個故事中的花園,也是因一件傷痛的事而被上了鎖,直至一個天真女孩子將她解封和使之復活,重新展現她的燦爛,因而醫治了故事中「久病」的父子!主是奇妙的,只要您願意被主醫治和釋放,您過去受創的經歷可以成為別人的幫助!

「我們來自不同的地方,得著同樣的一份救恩,我們相聚在這裡,傳揚主耶穌犧牲的大愛。走、走、走、走,別讓心門上了鎖,
不要因為路途難走,就要放棄堅持的夢。」
     希望詩歌的歌詞成為我們的激勵!十二月的「紅虹福音粵曲分享會」及「聖誕懇親聚餐」,都是我們與家人、朋友分享福音的好機會,希望我們不再「自成一角」,走出自己的角落,把主的福音帶進您所去的每個角落:)

Friday, November 7, 2008

牧者感言 (2008年11月9日)

牧者感言 (2008年11月9日)
「尊重生命vs尊重上帝」
吳金煌牧師

  感謝主,我們的「宣信教育中心」已經順利完成了第一個學期,而學員由開始的十四人增至廿六人。

  這些青少年人前來的時候,大多數都是帶著無望及痛楚的將來。因為,他們面對的家庭問題、成長的疑惑、人生的際遇,相對一般人更複雜。再加上,他們沒有受到人類基本需要的尊重及肯定。所以,他們不可能如常的學習及面對成長的轉變。

  當他們前來「宣信教育中心」得到尊重及肯定,他們的生命就得到奇妙的改變。人生由無望及灰暗,邁向希望及陽光的人生!

  我們相信是因為「宣信教育中心」的教職員懂得重視每一個生命的寶貴,並給予他們所需要的基本尊重及肯定,所帶來的祝福!

當然,他們真正的需要不單是基本尊重及肯定,乃是生命得著與上帝恢復正常的關係。因而與上帝和好,恢復人類被造者與創造者的關係,而罪得赦免,從而不受罪的困綁及控制、生命得著真正豐盛及健康的成長。

另外,我們都明白人類彼此尊重的影響性,與及懂得尊重別人的重要性。不過,我們是否都明白尊重上帝的重要性及影響性呢?

  如果,我們只是強調尊重人類,或是被尊重的重要性,卻忘記尊重上帝的優先性。我們不單是陷入「人本主義」的不足,更是形成「本末倒置」的思維及人生!

  沒有上帝,那裡有人類呢?不懂得尊重上帝,又何來有真正的尊重呢?

  我們蒙恩的人,是否需要更懂得尊重上帝呢?

Saturday, November 1, 2008

牧者感言 (2008年11月2日)

牧者感言 (2008年11月2日)
《百事可樂》
郭麗思姑娘

一個知名牌子的汽水「百事可樂」,它的名稱成為時下的一句祝福語。我們在春節期間都會很容易聽到「祝您百事可樂」的字眼。這是甚麼意思呢? 意思就是祝福您,不論遇到任何事情,都是快樂,可樂的。
人雖然不能控制環境,亦不能保證所遇到的每一件事情都可以變得快樂,但我們基督徒卻可以靠主調整心境,讓自己用一顆愉快的心去面對所發生的每一件事,讓百事都可樂。我們可以參考以下三種處事的態度去面對自己的每一天,使生活中增添不少笑聲與歡樂:
一. 告訴自己『無事』可樂:基督徒常會為著生活的枯燥乏味而埋怨,但卻甚少轉換心境,為著生活的平安無事而感謝神。曾經有一位在車禍中劫後餘生的婦女做見證說:『以前我從不覺得生命中有甚麼恩典,但直到今天我才深深的體會到,能夠平靜地渡過每一天,那是多麼奢華的福氣啊!』你能為每天的平安無事而感謝神嗎? 試試看,你必會有不一樣的好心情。
二. 告訴自己『小事』可樂:你注意過嗎? 上帝在你的每一天裡,都會替你安排一些小小的surprise(驚喜),像是忽然在大熱天裡一下子就等到公車;偶爾被老闆、師長誇讚一下;或是忽然接到遠方老友打來的問候電話……如果你常常細細數算這些令人快樂的小事,喔!你將會覺得自己真的很幸福!
三. 告訴自己『壞事』可樂:甚麼!? 『壞事』也值得高興嗎? 其實,很多時候一些在人看來糟透無比的事情,在神看來非但不是一種咒詛,反而是一種祝福。聖經創世記中所提到的約瑟,他因遭嫉妒而被兄長們聯手出賣,之後又被人誣告下在監裡,夠糟了吧!但上帝卻藉此一連串事情的演變,讓他當上了埃及的宰相。所以,『壞事』也可樂! 或許你一時之間還看不明白,但等時候到了,必會有說不出的驚喜與感動。
節錄:《態度,決定了你的高度》- 施以諾
總括來說, 「百事可樂」的鑰匙就是使徒保羅所教導:「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腓立比書4:4) 所以我們無論遇到的是『無事』、『小事』或『壞事』,我們都可樂。願主補足我們依靠祂的「信心」與「感恩的心」,讓我們享受「百事可樂」。

Saturday, October 25, 2008

牧者感言 (2008年10月26日)

牧者感言 (2008年10月26日)
吳金煌牧師

  我們已經於過去的三週,在「牧者感言」刊登了《攀登那高峯》一書,由鄭潔明姊妹及黃石珠姊妹所撰寫的「衪必定預備」與『豐盈的恩典』,與及香港宣道差會於第一百零四期『跨越』月報,由蘇綺玲姊妹所撰寫的『信心認獻:我們能作甚麼?』。

  不知道,我們是否已經增加了「差傳信心認獻」的認知及掌握呢?不過,我們都明白認知是一件事情,經驗又是另外一件事情。因此,我們是否願意嘗試經驗「差傳信心認獻」是什麼嗎?

今次的「牧者感言」再刊登一篇,由陳蕙儀姊妹所撰寫的「嘗試信心認獻」,使我們更感受到親自經歷主的寶貴!

「嘗試信心認獻」
陳蕙儀
「多的,不會剩餘;少的,不至缺乏。」我在第一年信心認獻上學到的這功課。
當我填那張認獻卡時,心中已有一個數目-三百元,但因這是第一次的緣故,有點不知所措。考慮了一大堆問題後,終於順服填上三百元。
在整年的認獻中,經歷神所賜的是足夠用的,並且在衪的事上我不用擔心,因為神總會有安排,我有時甚至不知那些奉獻的來源。自己是一個中六的學生,每月的零用錢不多,但神藉額外的給予讓我完成,果真是信心的認獻。
記得初時,我只用暑假所賺餘下的五十元,作了第一次的奉獻,但過了幾個月都未能繼續。之後,本來神讓我有一份助學金每年三百元,我便拿了一部份作為奉獻,可是,後來又因為要用它來交學費,所以奉獻又再次停止。但神是豐富的,當我正為這些奉獻擔心而祈求時,衪讓我找到一份補習,不過,只是維持了一個月又被辭去。
看來,這些奉獻的金錢是斷斷續續的、意外的、又是簡單的來到的,但卻顯明神的恩典和富足。我經歷到信心的祈求,神用衪自己的方法賜我奉獻的能力,因此,我說少的不至缺乏;更奇妙的,就是神不讓我驕傲,因多的不會剩餘,每一分一毫的來到都是神所安排,並且是為衪的事而預備的。雖然錢只是經過我的手,但卻是操練信心的好機會。
神的應許是信實的,既然衪要我填上三百元,衪一定能讓我完成,而且衪所賜的是為衪的事的緣故,所以這次雖然是金錢的奉獻,卻是信心的功課。經過這一次的信心認獻,以後就算我的經濟發生困難,只要用信心祈求,便不用擔心,因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
(本文轉自《攀登那高峯》,香港希伯崙差會出版)

備註:10月12日的「牧者感言」,錯誤將10月5日所刊登由鄭潔明姊妹所撰寫的「衪必定預備」,寫為:「我們於上星期閱讀陳蕙儀姊妹所撰寫的「嘗試信心認獻」之後.....我們會像陳蕙儀姊妹一樣經歷主!」,應該為「我們於上星期閱讀鄭潔明姊妹所撰寫的「衪必定預備」之後.....我們會像鄭潔明姊妹一樣經歷主!」

Saturday, October 18, 2008

牧者感言 (2008年10月19日)

牧者感言 (2008年10月19日)
吳金煌牧師
我們於上兩週的牧者感言都看見兩位肢體是如何經歷「差傳信心認獻」。使我們多多少少再增加對於「差傳信心認獻」,對嗎?

今次,我們從另一篇名為『信心認獻:我們能作甚麼?』來了解一些「差傳信心認獻」的意義及聖經根據等。

但願我們有所得著,進而有所行動,最後得到主的祝福!

<信心認獻:我們能作甚麼?>
蘇綺玲
相信大家對信心認獻都不會太過陌生,但大家可曾認真地想過信心認獻對主的大使命有甚麼關係,對我們又有甚麼關係?
信心認獻的背景和屬靈意義
信心認獻其實已經實行了百多年。宣道會創辦人宣信博士(A.B. Simpson)看到普世宣教的需要,創辦了差傳年會(或稱宣教大會),鼓勵信徒有計劃地和慷慨地為主的大使命作出信心的認獻。或許有人會懷疑,已經行了百年的奉獻方法在現今瞬息萬變的社會是否已經不合時宜。布朗(Keith Brown)和賀弗(John W. Hoover)在《信心應許的超越》(Faith Promise and Beyond)一書中說得好,如果信心認獻純粹是一個鼓勵人募捐的點子,那它便和許許多多籌募經費的方法一樣,需要因時勢而改變或更替;但信心認獻是一種信心的承諾,信心是歷世歷代基督徒生命的一部份,沒有甚麼可以把它取締。信心既然是基督徒生命的軸心,那麼信心認獻便是神計劃的一部份,是需要我們回應、與神同工。
信心認獻的聖經根據
信心認獻是依據聖經的教導。保羅在哥林多後書8章和9章勉勵哥林多教會的信徒要學效馬其頓的信徒一樣,”在患難中受大試煉的時候,仍有滿足的快樂,在極窮之間還格外顯出他們樂捐的厚恩。”(林後8:2)馬其頓的信徒在捐助的事上不僅”按著力量,而且也過了力量。”(林後8:3)按保羅的要求,這些捐獻不是隨意的,而是在一年前已經承諾好的。(林後9:2)
信心認獻的四個動詞

許光導博士在《今日華人教會普世差傳的策略》一書中對信心認獻有很清楚的解釋。”信心認獻不是一般的認捐,而是在金錢上,與神同工的事奉,須遵守其中的屬靈的原則。甚麼是信心認獻呢?可以用四個動詞說明:知道、求問、決定和信靠。’知道’我們信主的,都須負起傳福音的大使命,就禱告「求問」主,看衪來年要幫助我在差傳上捐助多少。憑著信心與主合作,在主面前照這數目「決定」下來,並「信靠」主,以後按月完成。”
信心認獻是要我們運用信心為神普世事工豁出去。信心不是建立在環境因素上,而是建基於神的信實和應許上。因此,即使我們決定的數額在客觀環境因素看來並不可能,我們也不知道如何能籌措這個數目,但只要憑著信心,神必定會按著衪的應許幫助我們實踐我們的承諾。亞伯拉罕憑著信,雖然已經過了生育的年歲,但最終成為多國之父;約書亞憑著信,雖然敵人威猛高大、敵軍的城垣寬大堅固,但最終帶領以色列民得著神所應許之地。聖經上有數之不盡這樣信心應許的例子(希伯來書11章)。
信心認獻的見證
神是永活的神,即使在今天,神仍然用衪奇妙的方法,幫助信徒完成使命。美國田納西州的一名醫療器材推銷員在一次宣教大會中被神感動,認獻了1200元,在那一年期間他的財務狀況沒有甚麼轉變,每個月都是捉襟見肘。很快就要到下一屆的宣教大會了,他所認獻的數目似乎還是沒有甚麼頭緒。有一天,他收到會計部的通知領取佣金,原來會計部發現把他的佣金算錯了,少付了的金額正正就是1200元。阿拉巴馬州的一個退休老婦,她每個月只靠微薄的退休金生活,但卻憑信心認獻了120元,這個數目對她來說並非易事。有一天,她收到一封信,署名的人完全記不起是誰。信中的人說他年少時住在這位老婦的隔離,那時他很頑皮,扔石頭把老婦的窗子打破後便躲開,現在他信了耶穌,在認罪時,聖靈光照他想起兒時的錯事,所以現在作出補償。信裡夾付了一張支票,老婦打開一看,是150元。這些戲劇性的例子,實在講也講不完。
創意捐獻
除了這些意想不到的供應外,我們也可以利用我們的創意作出捐獻。我們可以按著我們不同的恩賜和專長,想一些創新的方法來賺取額外的金錢,以籌措認獻的數目。有一個年青人認獻了1000元,他後來找到一份派報紙的兼職工作,一年過後,他把開支扣除,剩下來的剛巧是1000元,他把這1000元履行他信心的承諾。有一個13歲的女孩學會了編織後,編織了一些掛飾出售,賺了120元,就是她所認獻的數目。有一對退休夫婦喜歡園藝,於是種植盤栽出售,賺回來的錢也剛足夠他們所認獻的200元。創意捐獻與信心有關,因為當我們運用我們的創意時,我們還不知道我們所計劃的是否成功,要靠著信心,相信神必能成就。
創意捐獻也是有聖經根據的。出埃及記35章記載,摩西指示以色列民按著神的吩咐建立會幕。”凡心裡受感、和甘心樂意的,都拿耶和華的禮物來,用以作會幕和其中一切的使用,又用以作聖衣。”(21節)”耶和華使他們的心,滿有智慧,能作各樣的工,無論是雕刻的工、巧匠的工、用藍色紫色朱紅色線、和細麻繡花的工、並機匠的工,他們都能作,也能想出奇巧的工。”(35節)在這裡我們可以看見,以色列民用他們的技巧和知識為神的會幕出力,因此,我們也要用我們的知識才能為拓展天國的事工努力。
最近香港中學會考放榜,有一位考獲十優成績的女學生接受訪問時說,她想把歷年來所獲得的獎學金20萬元悉數捐贈給福建廈門大學,她說這樣做是基於她所就讀的學校的信、望、愛精神,而引發她有這意念的是她的一位同學,這位同學把她教鋼琴所賺得的錢全都捐出去了。讓我們在這裡反思,我們為神的國度又付出了多少?
簡樸生活
我們現今的社會是過度消費的社會,大家都講求物質享受,吃要豪的,穿戴要名牌的,一瓶酒要花過千元,一個手袋要花過萬元。我的一個主日學的學生曾經向我訴苦說她的零用錢不夠用,問她怎樣消費,她說都花在星巴克(Starbucks)上了,我問她是不是很喜歡那裡的咖啡,她說對她來說難喝極了,到那裡只不過是為了潮流,坐在那裡覺得自己很時尚。
多少時候我們吃的、穿的、用的,都不是我們所必需的。我們打開衣櫥、雜物櫃,有多少東西我們買回來後很少用或從未用過的呢?為了天國的緣故,我們要過簡樸的生活。不是說我們不可以外出用膳,不可以買新衣服,不可以享受生活,而是凡事要適可而止,把省下來的錢投資到天國去。或許有人會問,這跟信心有甚麼關係?正如布朗和賀弗所說,要一個人改變生活習慣,不靠信心不實在不行。耶穌說,”多給誰、就向誰多取,多託誰、就向誰多要。”(路12:48)但願我們都作神忠心的管家,好好管理神所託付我們的。
信心操練
至於一些有經濟能力、又沒有胡亂花費、並且履行十一奉獻的人來說,如何在信心認獻上有份呢?或許我們可以參考布朗和賀弗的提議,除了十一奉獻給教會作經常費外,可以按我們的年薪決定一個份率,比方說2%,作為差傳奉獻,然後按信心每年遞增,這樣也可以操練信心,為普世宣教盡一分力。
信心認獻自推行以來,差傳的奉獻大幅增加。調查顯示,差傳奉獻最多的教會都是實行信心認獻的教會。信心認獻不單帶動差傳事工,對教會和信徒本身也帶來祝福。
在《福音差傳季刊》裡有一篇文章,題目是”甚麼攔阻了普世的福音工作?就是教會本身。”但願我們都不是攔阻神救贖計劃的份子,但願我們在信心認獻上一同學習和努力,與神同工,讓福音得以廣傳。
在普世差傳的事工上,不是我們能作甚麼,乃是我們願意作甚麼。
(本文作者為香港宣道差會執行編輯)
(本文願載於香港宣道差會跨越月報二零零八年九月第一百零四期)

Friday, October 10, 2008

牧者感言: (2008年10月12日)

牧者感言: (2008年10月12日)
吳金煌牧師

我們於上星期閱讀陳蕙儀姊妹所撰寫的「嘗試信心認獻」之後,必定明白只要我們願意及順服填寫『差傳信心認獻』回應表,就是我們學習『差傳信心認獻』的第一步。繼而,我們會像陳蕙儀姊妹一樣經歷主!

今次,我們再閱讀另一位姊妹的見證,就是黃石珠姊妹所分享的「豐盈的恩典」,如下:

〈豐盈的恩典〉
黃石珠
感謝神,讓我在信心認獻的功課上,漸漸學會了依靠衪。
我參加了差傳事奉的信心認獻已有幾屆了,但是過去幾年來的認獻,都是量入為出,談不上是用「信心」奉獻。
在去年的差傳年會中,最後一天要填寫信心認獻卡,牧師宣佈今年的差傳奉獻目標要達三十七萬元之鉅。當我拿起認獻卡時,心裏想,以往奉獻實在太少,今年的目標增加了,我的認獻理當增加的,自己心中便定下了一個數目。正要填上時……牧師解釋說:「我們填上這張認獻卡時,應當求神加添我們的力量。」這句話提醒了我,今天有機會成為神的兒女,在神的家中有份,是神白白賜予的恩典。我既然如此蒙福,便不應憑己意行事。我禱告說:「求你加給我力量,加給我信心力量,學習依靠你。」之後,聖靈在我心中給我一個數目時,正要動筆填上心中浮現的數目時,自己算一算,這次認獻比以往超出了兩三倍之多,我相信這是聖靈的工作。
那時,我的信心仍很軟弱,因為在購堂奉獻上,神也感動我要付上一些本份。感謝神,現在算起來,如今每月的奉獻,按以往的能力,我是無法負擔得起的。但是我一點也沒有擔憂,只是歡歡喜喜的依靠神,將我需要的帶到衪的面前求。
兩個月之後,神帶領我轉到另一家工廠工作,工資比以前的高,真是我意料不到的。神使我學習依靠衪,衪必使我們豐豐富富,福杯滿溢。願榮耀歸主名。
(本文轉自《攀登那高峯》,香港希伯崙差會出版)

Saturday, October 4, 2008

牧者感言(2008年10月5日)

牧者感言: 「差傳信心認獻的認知」(2008105)

吳金煌牧師

我們宣道會的弟兄姊妹對於差傳算是有一定的認識。無論是透過每年一度的香港宣道差會主日、或是關懷我們認領的簡家傑信徒宣教士、或是差傳代禱、或是與我們一起於澳門的宣教士及信徒宣教同工身上。

然而,我們對於「差傳信心認獻」卻是認知有限。可能明白是一種「什一奉獻」之外,憑信心的奉獻;或是認為需要等候「感動」才參與等等。甚至,真是摸不著頭腦是甚麼?

因此,「牧者感言」將於十月份圍繞「差傳信心認獻」的題目,使我們一起學習及認知。

今次,我們先行透過《攀登那高峯》一書的「衪必定預備」來增加認知。

「衪必定預備」

鄭潔明

參加差傳信心認獻數年了,一向以來,我都是從每月薪金中留取一部份作為差傳奉獻。當初我覺得自己在金錢上並沒有什麼特別需要,而且奉獻是理所當然的,所以每年都按著認獻數額完成;直到兩年前,我開始有出國升學的意念,我原想減少差傳奉獻以儲備學費,但心想若是神的意思讓我讀書,衪一定會為我預備,又何必為將來掛慮!因此我並沒有因為計劃升學而減少奉獻。

其實我有能力奉獻,實在要多謝神賜給我很好的父母,雖然母親知道我工作多年卻只得一點點積蓄而略有微詞,然而他們仍然讓我有絕對自由運用金錢。及至父母知道我有繼續讀書的計劃,母親更將我每月給她家用的錢退還給我,這樣我才有足夠一年的學費。可是我選修的科目要讀四年,我仍欠三年的費用,我沒有要求任何人在經濟上資助我,我要完全仰望神。當我會見領事的時候,他問我一年後怎麼辦,我回答說神會負責,他再問:「你知道學生是不可以工作的嗎?」我告訴他我很清楚這條例,結果他還是批准我的申請。

幾年來在金錢事奉上似乎很平淡,但細心回想實在是逐步學習信心的功課。這一次我往外國讀書,在金錢上是不足夠的,但我決定去,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踏上信心的一大步。神說;「你們要將當納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倉庫,使我家有糧,以此試試我,是否為你們敞開天上的窗戶,傾福與你們,甚至無處可容。」我並不期望神滿足我物質的要求,唯願我能經歷神豐富及奇妙的供應,這才是我覺得寶貴的。

(本文原載於《攀登那高峯》,香港希伯崙堂差會出版)

Friday, September 26, 2008

牧者感言(2008年9月28日)

牧者感言: (2008年9月28日)
吳金煌牧師
「差傳回應統計的感想」

  感謝主,我們宣道會於本年度六月份順利舉行「第四屆聯合差傳年會暨香港宣道差會主日」,而各弟兄姊妹的回應表的統計亦於上星期張貼於各教會。

  不知道,您們有沒有詳細了解呢?您有沒有發現一些什麼呢?

  我們五間堂會於當日有填寫回應表(同工們不計算在內),共有49人交回;分別是新橋堂7份、台山堂15份、基立堂9份、感恩堂9份、氹仔堂8份及1份香港屯門市中心堂。

  第二,我們發現共有14人願意認識及參與更多的差傳,其中亦有8人願意參加明年(2009年)八月份舉行的柬埔寨短宣。另外,更有2人願意成為一個全職事奉的人/信徒傳道,其中亦有3人願意成為一倘專職宣教士/信徒宣教同工。

  第三,我們於本年度第一次舉辦「差傳信心認獻」,共有21人願意參與學習,另有9人願意奉獻支持柬埔寨短宣隊。

  我們從以上的三方面的資料,已經些微了解五間堂會對於大使命的一些回應。

事實上,我們要感謝主帶領參加者的其中49人願意填寫回應表,而第一次舉辦「差傳信心認獻」已有21人參加,另更有幾位願意奉獻給主。

其實,我們有多少人記得自己於去年(2007年)差傳年會所填寫的內容呢?我們是否已經有靠主完成自己於回應表所許下的承諾呢?或是,我們已經因嘗試靠主實踐承諾,並經歷主恩呢?

但願我們相信主感動我們的,祂必成就!只要我們願意及付上自己承
諾的行動!

Saturday, September 20, 2008

牧者感言(2008年9月21日)

牧者感言: 「我們相信禱告嗎?」(2008年9月21日)
吳金煌牧師
  最近,在某一天的靈修,讀經到馬太福音18章18節至20節,如下:
「我實在告訴你們,凡你們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
綁;凡你們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我又告訴你們,若是你們中間有兩個人在地上同心合意地求甚麼事,我在天上的父必為他們成全。因為無論在哪裏,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裏就有我在他們中間。」
  有人認為禱告只要有信心,就可以成就。
有人認為24小時禱告,就可以成就。
有人認為自己一個人禱告,已經足夠。
有人認為全世界人一起禱告,才足夠。
有人認為禱告,只是基督徒的自我安慰。
有人認為禱告,就是人類自我醫治最有效的方式。
有人認為禱告是.....等等。

  不過,基督徒真是相信禱告嗎?或是,只是期望自己「心想事成」而已呢?另外,我們真是明白禱告嗎?或是,只是一知半解,甚至是陷入「救命符」的錯誤!

  雖然,以上經文所談及的的禱告,乃是圍繞我們饒恕的功課,與及教會處理紀律的事宜。不過,在此亦是提出一些禱告基本需要留意的地方,如下:

1. 主不單喜悅我們個人的禱告,同時重視我們於教會一起禱告的時間;
2. 禱告不是一個自私的行動,而是一個彼此代求的機會;
3. 禱告的成全不是在乎於追求我們所想的答案,乃是接受主按照祂的智慧及慈愛,將最好的給我們。

  我們教會每週主日崇拜的前後(台山堂及感恩堂於崇拜之後舉行,而氹仔堂於崇拜前舉行)都舉行祈禱會、每月舉行週四的月禱會,使我們一起經驗主給予教會的權柄,與及我們一起禱告的機會。

您有珍惜及重視嗎?

  另外,我們教會亦於本年度推動「代禱咭」,使我們可以與您一起,藉藉彼此代禱將您的需要帶到主的面前。

  您有給予我們與您一起經驗主嗎?

  願我們一起相信禱告。

Saturday, September 13, 2008

牧者感言(2008年9月14日)

牧者感言: 《共慶中秋》(2008年9月14日)
郭郭麗思姑娘
我於上星期四的「小精兵」團契中帶領了學生們玩一個遊戲名為「接龍」。學生們需要輪流說出:「在中秋節的晚上,人們喜歡做的事」,若下一位學生不能立刻接上前一位學生說出答案,便是輸了。在玩遊戲的過程中,學生們說出的答案,包括:吃月餅、玩花燈、賞月、吃水果、拜月光、一家人一起吃飯…等等。而星期五晚上在青年小組的分享時段,其中兩位組員表達很期待今年的中秋節能與家人一起共渡佳節,因為他們在外地升學已有多年,在這期間都沒機會與家人共渡中秋。你今年又計劃如何慶祝中秋節呢?

「中秋節」是我們中國人的一個傳統節日,我們身為中國基督徒,我們都如其他中國人一樣與親友共渡中秋,但我們怎能在秉承中國人的傳統習俗之餘,而又不會失卻我們基督徒應堅守的信仰立場呢?

首先,我們要認識「中秋節」的來源。簡單來說,中國是以農立國,農曆八月十五正好是秋收後的日子,月圓天清,人們便以收成的農作物來拜祭月亮,以示感謝豐收,因此,這習俗便一年又一年的流傳下來,成為我們中國人所慶祝的一個節日 - 「中秋節」。

我們認識了「中秋節」的來源之後,我們在慶祝中秋的第一要緊的事,就是不要好像未信主的親友一樣愚昧,來拜祭月亮。創世記1:16這樣說:「神造了兩個大光,大的管理晝,小的管理夜…」,月亮既是祂所創造的,所以我們敬拜和感恩的對象應該是神,而不是月亮。

第二要緊的事,就是我們存著一顆喜樂與感恩的心,來慶祝「中秋節」,因為愛我們的主耶穌所賜給我們的恩典,遠勝農夫在農作物上所得的豐收。而且當我們能在慶祝活動中來述說主的恩典,為主作見證,主必更悅納我們這份感恩的祭。

願意主耶穌賜福我們,在今年都能渡過一個充滿喜樂而有意義的中秋節晚上。

Saturday, September 6, 2008

牧者感言(2008年9月7日)

牧者感言:「開學了!」(2008年9月7日)
吳劉月明師母
悠長的暑假終於結束了,各中、小學和大專院校都陸續開學了!不知道開學對您有甚麼意義?相信上帝不是在作弄我們,單叫我們痛苦,必定有其心意:
一. 重尋上學的真理-一個迷失的目標,就是學做人。上學除了學習、做功課和考試之外,這個環境也是學習做人,如培養禮貌、自重、自主、美德、忠誠、真誠、擇善棄惡、逆境自強等精神;雖然這些不能為您賺取分數,但這些能夠成為您生命的資產,不單為您羸得上帝的讚許和獎賞,別人也因您的好行為,將榮耀歸給我們的上帝,而您也因行真理而成為一個喜樂的人!
二. 重新發現自己-一個迷失的方向,就是認識自己。不知道您是否曾在選科上猶疑不決?是因為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歡甚麼?有幾多學生在投考大學時,只以「入到大學」為目標,所以選擇較易考入或冷門的學系,或以「潮流」、「市道」為導向,所以選擇熱門、有前/錢途的學系,但並非適合自己的學系,結果發現自己不有效地學習,因而浪費了自己受造就的時間和機會!既然上帝賦予了我們不同的才幹和恩賜,如果有機會深造,應該好好把握,將來學有所成、為主所用!所以中、小學的階段,除了基礎學習之外,也是尋溯自己恩賜、了解自己的過程,不容忽視!
三. 重建生活的倫理-一個迷失的生命,就是以學業成為您人生的全部。如果您有一個生活輪子(即圓形),學業、家人、朋友、自己和上帝各佔比例如何?有些人是以學業佔大部份;有些人是以朋友佔大部份;但肯定上帝的一闕是少得可憐......這個失衡不是因為上帝只佔一小闕,而是因為我們將上帝的位置放錯了位置-祂不是我們生活的一部份,乃是我們生活輪子的圓心、中心!如果我們搞不清楚,當課業壓力越大,上帝便會被擠出我們生活以外,這樣不顯得我們的生活好過一點,生活反而有脫軌的危機!
今日,您或許已不是「讀書人」,而是一個「職場工作者」或「家庭工作者」(主婦也!),我們是否同樣把以上的「功課」學好?
    學校也許就是一個教曉我們「自學」的工場!

Friday, August 29, 2008

牧者感言(2008年8月31日)

牧者感言: 「基督徒的持久力」(2008年8月31日)
吳金煌牧師
最近,我在參加陳佩貞姑娘差遣禮的時候,得聞蕭壽華牧師訓勉提及「持久力」。當然,蕭牧師是在勉勵陳姑娘前來澳門,不單要有愛澳門人的心,也需要有「持久力」。同時,我亦再次被鼓勵及提醒「持久力」的重要性。
「持久力」對於每一個人都是一種考驗。無論是在運動員、戀人、夫婦、學生、就業人士;只要是每一個人就必須學會「持久力」,才可以體驗「最終的美善」。
然而,「持久力」卻不是一時之間,就會「擁有」的東西。反而是需要我們一點點累積而成。
另外,「持久力」的增加往往是在我們遇上失敗及氣餒,仍然堅持信念、與及繼續努力與堅持所產生。
當然,基督徒的信仰更是需要擁有「持久力」。因為,我們知道耶穌基督已經完全的得勝-勝過罪惡、勝過死亡、勝過世界。只是等候主的再來,並於等候期間經歷主的真善美。
所以,我們需要持定「信仰」,而不要被自己的幻想、追求、驕傲、自卑與及世界不正確的價值觀所「吞吃」。使自己成為上帝的「主人」。

Saturday, August 23, 2008

牧者感言(2008年8月24日)

牧者感言: 《我所誇口的是甚麼?》(2008年8月24日)
郭麗思姑娘
在中國舉行的第二十九屆「奧運會」已漸入尾聲。我們身為中國人,都為中國運動員在多項運動比賽上贏取了五十多面金牌而感光榮。不過,在這榮耀的背後,仍存留一份遺憾!這份遺憾就是眾人期望能為中國在110米男子跨欄比賽中奪取一面金牌的劉翔,竟然因腳跟受傷,無法比賽,雙手把他應該可贏取的金牌奉送給其他選手。

我個人並不太熱衷於觀賞或支持中國的「奧運」選手,但劉翔因腳傷而退出比賽,卻給予我一個很寶貴的生命體驗:「我所誇口的是甚麼?」

雅各於雅各書4:13-16說:「嗐!你們有話說:「今天、明天我們要往某城裏去,在那裏住一年,作買賣得利。」其實明天如何,你們還不知道。你們的生命是甚麼呢?你們原來是一片雲霧,出現少時就不見了。你們只當說:「主若願意,我們就可以活著,也可以作這事,或作那事。」現今你們竟以張狂誇口,凡這樣誇口,都是惡的。」

中國籃球隊員姚明亦因腳傷,大約於三月期間曾接受手術,他的醫生勸勉他不宜參加「奧運會」,但他在「奧運會」的籃球比賽卻得到這評價:「「一哥」姚明獨得全隊最高的十九分」1。姚明與劉翔同樣都患上腳傷,何以劉翔要退出比賽,而姚明便得到美好的評價? 我深信原因就如雅各所說:「主若願意,我們就可以活著,也可以作這事,或作那事。」

弟兄姊妹,今日我們的生命為甚麼事情來誇口呢? 我們有一份穩定職業? 我們的才華被人賞識? 我們擁有百般恩賜? 讓我們一方面為我們所擁有的一切而感恩;而另一方面讓我們藉著同樣患了腳傷的姚明和劉翔,卻在今次的「奧運會」上有不同遭遇,作為借鑒-專心依靠主,不要為任何事而誇口!
註1. (星島)8月21日

Saturday, August 16, 2008

牧者感言(2008年8月17日)

牧者感言: 「謝謝您,教練!」(2008年8月17日)
     吳劉月明師母
  北京奧運正進行得如火如荼,不知您有否為國家隊打氣?相信每天在電視機的畫面上,都會看到一幕幕的感人場面,特別是國家隊比賽勝出那一刻,全場歡呼,運動員興奮躍跳、與隊友擁抱,以及在頒獎台上的一刻,奏起國歌,就如奏著一首凱歌,實在是何等光榮!
當記者訪問勝出的運動員時,問:「您這刻想多謝誰?」運動員都不約而同地回答:「謝謝我的教練!」當運動員獲勝時,激動地與教練相擁的表達,就知道這話的真確!
教練是誰?就是那個獨具慧眼,把「他」從眾多的運動員中挑選出來、加以訓練者;就是那個最認識他的運動員的優點和缺點者,能夠助其護長補短,務求令運動員的潛質發揮得最好;教練就是那個最明白他的運動員的學習方式,用一套既嚴格又最適合他的訓練方法,務求訓練到運動員熟能生巧、技藝超群;教練就是那個願意將他畢生的經驗、技術傳授給他的運動員,而又有胸襟能接納運動員與自己不同、甚至青出於藍;教練就是那個與運動員共同面對大大小小不同的比賽,一起經歷得失成敗和譭譽,與運動員一起經歷起跌的亦師亦友......不過,當運動員站在頒獎台上領獎的一刻,我們從來沒有見過他背後的教練一同站在台上,分享這無限光榮的一刻;然而每一個教練都會以運動員的成功為自己的成功!
您有沒有您的教練呢?聖經也曾用運動員來比喻信徒,那麼耶穌就
是那位生命教練了!有時候耶穌也透過不同的屬靈導師成為我們的生命教練,用他們的成長經歷和對耶穌的認識來指導我們在屬靈生命上的成長,幫助我們渡過許多人生關口!我們要好好地活,好好地鍛鍊,不單要成為出色的屬靈運動員,耶穌更期望我們有一日能接棒,也能成為其他人的生命教練,用我們的生命影響別人的生命,用我們的經歷去建造別人的生命,待耶穌回來時,同得榮耀,高奏凱旋之歌!

Friday, August 8, 2008

牧者感言: (2008年8月10日)

牧者感言: (2008年8月10日)
《憑著信心》
郭麗思姑娘

《憑著信心》這首詩歌是在培正學校、台山堂和感恩堂所舉辦的聖經班時所唱的一首詩歌。 這一首兒童詩歌的其中幾句歌詞:「耶穌請你助我,盡力地做個好兒童...憑著信心一生都交託,祢是我恩主,榮耀祢歌聲獻上」,常常縈繞在我腦海中,繼而從我口中哼出來。

使徒保羅這樣說:「我們行事為人是憑著信心,不是憑著眼見。」(哥林多後書5:7) 那麼怎樣才算是憑著信心呢? 我們所憑的信心是信甚麼? 我們所憑的信心,莫過於是我們信靠神在聖經上給予我們寶貴的應許,例如:

「神為愛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 (哥林多前書2:8)
「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 (哥林多後書12:9)
「你們所遇的試探,無非是人所能受的。神是信實的,必不叫你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在受試探的時候,總要給你們開一條出路,叫你們能忍受得住。」
(哥林多前書10:13)

我今年不單負責統籌台山學生服務中心的興趣班,而且為感恩堂統籌第一屆興趣班。在整個統籌的工作過程上,我都是憑著信心去做,特別是報名人數還是寥寥可數的時候,我內心都面對掙扎:是否要取消一切班別?當我想到要取消興趣班時,「一個都不能少」這句話,竟不期然地浮現在我腦海中。我便祈禱,繼續憑著信心堅持即使只有幾位學生亦開班。因這信心的決定,我不但經歷了神奇妙的作為,連同參與興趣班事奉的堂會肢體,並短宣隊員也同樣經歷了無限的祝福。我們的肢體在參與興趣班的服事上,領悟到主所重視的,是他們的忠心服事,而且體會到主是藉著這次事奉來建立他們的,因為當他們主力任教聖經班課程時,主只給予他們3位學生,而其他短宣隊員教授的興趣班,在最後階段卻有10或20人次參加。而短宣隊員今次來澳前,報名興趣班的學生只有幾位,但他們憑著信心交託主,主便為他們預備足夠的報名人數。因我們憑著信心,在不足的報名人數下,仍堅持舉辦興趣班,主不但讓我們在信心功課上有所學習,祂還將得救的孩童加給感恩堂。

弟兄姊妹,我們一同憑著信心一生都交託主,來奔走信仰的道路吧!

Saturday, August 2, 2008

牧者感言(2008年8月3日)

牧者感言: 『口為主靜,心為主開』的點滴(下)(2008年8月3日)
吳金煌牧師
上次已經簡單分享「安靜等待主」的重要性,而我們是否能夠學習「安靜等待主」,就如『口為主靜,心為主開』的「心」有關。因為,「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 4:23。

有「心」人總會勝過自己所面對的環境及「理由」。並且,有足夠的能力,從「心」開始學習「安靜等待主」的功課。當然,我們依靠主更是有「心」人的秘訣。

另外,「安靜等待主」是需要經過操練才能「擁有」。而不是一次或數次的偶然所產生的特殊經驗,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

當然,我們操練或學習「安靜等待主」,也不是代表自己比別人較為屬靈,或是可以藉此追求蒙主特別寵愛的一種途徑(原則上,主愛每一個人都是一樣)。因此,「安靜等待主」是基督徒在主內的一種屬靈操練,也是每一個基督徒都可以擁有經驗主的同在感或主的臨在感的方法。


你仍然記得嗎?
你是何時經驗主的同在感呢?
你是何時享受靈修呢?

主在每時每刻都在等候我們!

Friday, July 25, 2008

牧者感言(2008年7月27日)

牧者感言: 「待有閒而讀書則永無讀書之閒;    

      待有餘而助人則永無助人之日!」(2008年7月27)

吳劉月明師母

首先在主裏向各位同工及弟兄姊妹問安,在港述職的日子,常常想念您們,不知道您們活得怎樣,希望恩典的主常與您們同在,使您們每天都活在主的恩典中!

  在港期間,按著差會的安排,有機會到長洲進行三日兩夜的靜修。房間的書桌上放著一個檔案,裏面夾著一個奉獻封,奉獻封上印有兩句說話:「待有閒而讀書則永無讀書之閒;待有餘而助人則永無助人之日!」實在挺有意思!

短短的兩句說話道出一個很重要的道理,就是人本身具有主動性,擁有選擇的能力,「有」與「無」有時是取決於自己的思想和眼光!

  正如新約聖經中記載耶穌稱讚窮寡婦的信心一樣,她的信心在於她「先」將自己僅有的獻上,雖然她有的不足;然而那些富有的,卻是「最後」將有餘的獻上。聖經亦記載一位女人為耶穌獻上香膏,耶穌稱讚她作了一件美事,她的美在於她「先」將自己最好的獻給主,因她怕將來沒有機會,誠然,當耶穌受洗及埋葬後,有一班婦女到耶穌的墳墓去膏耶穌,結果是沒有機會,因為耶穌已經復活了!又有一個記載是這樣,有一個律法師問耶穌說:「誰是我的鄰舍呢?」耶穌以好撒瑪利亞人的故事作回應後,反問律法師:「你想這三個人那一個是落在強盜手中的鄰舍呢?」

  誰是我的鄰舍不重要,重要是我願意作別人的鄰舍嗎(認定付出時間去關懷別人是有價值的嗎)?有沒有時間讀書並不重要,重要是我願意將擁有的時間去讀書嗎(認定閱讀對生命的正面建立嗎)?有沒有金錢奉獻並不重要,重要是我願意將擁有的金錢用作奉獻嗎(認定這是蒙神喜悅的行動嗎)?所以問題不在於我們「有沒有」,乃在於我們「願不願意將擁有的按著聖經的教導優先處理」!所以我們的問題不在於「有沒有」時間靈修、事奉......乃在於我們「願不願意」將擁有的時間按著聖經的教導優先辦理,如果我們抱著被動、等待時機的心態,結果往往是錯失、落空、一無所有!「要愛惜光陰」本身的意思就是把握、抓住機會了!

「要愛惜光陰,因為現今的世代邪惡。不要作糊塗人,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以弗所書5:16-17

Friday, July 18, 2008

牧者感言(2008年7月20日)

牧者感言: 《換個角度看事情》(2008720)

郭麗思姑娘

有人這樣說: 「大早被響起的鬧鐘吵醒,那表示我還活著。」

「一天結束時的疲勞和肌肉痛,因為那表示我有拼命工作的能力。」

「有一堆衣服要洗,因為那表示我有衣服穿。」

「我繳稅,因為那表示我有工作。」

當你聽到這些話語時,你有否這樣想:「果然換個角度看事情,所有的事都……不過如此!也看到了自己所擁有的」?

我們屬神的孩子們面對生活上的大小事情甚麼角度來看事情呢? 正如在這段日子我常前往香港醫院探望患病的母親,確實感到些微的厭煩但當我祈禱,神幫助我換個角度來看,我體會能往香港探望母親,那表示我最少有以下幾方面的恩典:

1. 我母親仍活著;

2. 我有健康身體和健全四肢乘船往來港澳;

3. 我有足夠的金錢購買船票;

4. 我有一班愛護我和協助我的同工。

可換個角度觀察那些早經厭煩的事,但我們屬主的人不單可以這樣做,而且我們還有能力做得更好,因為我們確信「祢(耶和華)是我的主;我的好處不在祢以外……祢必將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在祢面前有滿足的喜樂;在祢右手中有永遠的福樂。」(詩篇16:211)

Saturday, July 12, 2008

牧者感言(2008年7月13日)

牧者感言:『口為主靜,心為主開』的點滴(上)(2008年7月13日)
吳金煌牧師
  聖經福音書提到馬大及馬利亞兩姊妹都是非常愛主,而她們對愛主的表達都是不一樣,卻是屬於愛主的表現。

不過,我們常常只是比較接近姊姊馬大的表達方式,就是「努力服侍主」,卻忘記妹妹馬利亞以「安靜等待主」的表現。其實,馬大及馬利亞兩種愛主的表達都是我們愛主的侍奉,亦是缺一不可!

感謝主,差會於本星期安排我一個人前往靜修三日兩夜,再次有機會將一切放下,在主的面前安靜下來!

只有安靜,嘗試不將任何的求問及問題到主前!
只求安靜在主前!

對於我們城市的基督徒真是願意像馬大的愛主侍奉,卻不容易爭取像馬利亞的安靜主前、聆聽主聲、享受主的同在!

當然,我們於每日的靈修都像馬利亞一樣,有一點時間安靜在主前,卻因各種原因,我們總是匆匆忙忙完成與主的時間──有時候我們都忘記了靈修的寶貴時光!

在主前的安靜,不單是與主面對面的寶貴時光,也是我們得著更新及能力來面對人生的種種!
(待續)

Friday, June 20, 2008

牧者感言: (2008年6月22日)

牧者感言: (2008年6月22日)
吳金煌牧師
  最近,靈修閱讀到馬太福音記載耶穌基督受試探的經文(太4:1-11),或稱為耶穌基督教導我們如何勝過試探的秘訣。因為,此段經文是清楚記載耶穌基督勝過了魔鬼的三個試探。
  當然,我們一定同意勝過試探秘訣的基礎,就是必須熟讀聖經,並要熟讀新舊約聖經,真是缺一不可!──我們可以透過每日靈修及讀經,得著操練及建立。
  第二,我們亦會知道除了熟讀聖經之外,更需要明白聖經,並不要按照自己的意思強解聖經!──我們可以透過接受教會系統的訓練,包括初信栽培、信仰與生命、門徒訓練及其他的聖經課程,得以逐步明白聖經。
  第三,我們更清楚是必須持定使命,就是大使命(太廿八18-20),才不會迷失自己,或是不會出賣自己!──我們可以透過參與教會的事奉,與及凡事以主的事為優先,得以操練。
  另外,耶穌基督所接受的三個試探,亦是我們人生常常面對的三種試驗/試練或試探!
第一, 滿足自己的需要──將石頭變成餅!
* 每一個人於人生的不同階段,都有不同的需要,這是一個事實;卻不是代表自己的需要是最為優先及必須得到滿足才是好的。因為,「經上記說:人活,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 神口裏所出的一切話。」(太4:4)。
第二, 渴求神蹟──主要為你吩咐他的使者用手托你,免得你的腳碰在石頭上!
* 每一個人在面對人生困苦、痛苦、疾病等,都渴求神蹟的出現,這是一個期望;卻不
是代表自己是在信靠上帝,反而是一種不信靠上帝的表現。因為,「經上又記說:『不可試探主─你的 神。』」(太4:7)。
第三, 信仰的妥協──你若俯伏拜我,我就把這一切都賜給你!
* 每一個人在面對世界價值觀的衝擊,往往都會將信仰的原則放棄,這是一個妥協;卻
不是代表自己的無奈及信仰的無能,反而在信仰中的不妥協,不屈身去迎合世界,才
能真正體驗我們信仰的真實及寶貴。因為,「經上記說:當拜主你的 神,單要事
奉他」(太4:7)。
  如果,我們救主耶穌基督放棄受苦得勝的路,而選擇魔鬼給予易走的路!
那麼,我們就沒有得救的機會!
然而,我們已經知道真正得勝的秘訣。
你會如何選擇呢?

牧者感言(2008年6月15日)

牧者感言:《父親的背影》(2008年6月15日)

郭麗思姑娘

這主日是父親節,我便想起我父親的背影。多年前我父親因生意不景和身體不適而終於退休。當父親退休後,我每次離開香港,返回澳門的時候,他總是幫助我推行李箱至電梯前,然後待我乘搭了電梯才返回家。今年我父親的身體越老越軟弱,醫生懷疑他患上「柏金遜」症,因此,他的手已沒有力量可以幫助我推行李箱,而且行路時也要拿著柺杖一柺一柺的行。不過,當我步出家門要前往澳門的時候,父親還是硬著要送我至電梯口。他與我行至電梯前,因電梯還未到,我擔心他的腳沒有足夠的力量等電梯到達,於是我幾經勸導他先行回家,他才一柺一柺的步行回家中。當我看到他的背影,我深深感受到父親對我的那份愛是何等偉大,因為他每行一步都是不易,但他因著對我的愛,對我的掛念而不怕辛苦要送別我。
當我想到我父親的背影時,我更體會到詩歌「橋」的一句歌詞:「父母親延伸天父愛」。在我未信主前,甚至在信主初期,我不但沒有感受到父親的愛,也對父親沒有特別的感覺,因為從我年幼開始,父親已四處奔波行商,我很少機會與他見面的。當我信主日子久了,經歷主的愛與恩典越多時,我的心靈被開啟,我開始從細微的地方體會父親對我的愛心與關懷。父親雖不是善言的人,但每次我留在家中的時候,他總會為我默默地買下一些我愛吃的東西及飲料,還有我的熱水杯永遠都會有足夠的水,因為他常為我加添水。
弟兄姊妹,姑勿論我們的父親對我們個人和家人的愛和關懷是否足夠,就讓我們以基督的愛與眼光來欣賞他,因我們的父親是天父所賜的;而且父親也是人,他們也有他們的限制,他們未必懂得以合適的言語或行動來表達對我們的愛。特別我們是信主的人,我們更應遵行主的誡命:「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以弗所書6:2-3)

Friday, June 13, 2008

牧者感言(2008年6月15日)

牧者感言:《父親的背影》(2008年6月15日)

郭麗思姑娘

這主日是父親節,我便想起我父親的背影。多年前我父親因生意不景和身體不適而終於退休。當父親退休後,我每次離開香港,返回澳門的時候,他總是幫助我推行李箱至電梯前,然後待我乘搭了電梯才返回家。今年我父親的身體越老越軟弱,醫生懷疑他患上「柏金遜」症,因此,他的手已沒有力量可以幫助我推行李箱,而且行路時也要拿著柺杖一柺一柺的行。不過,當我步出家門要前往澳門的時候,父親還是硬著要送我至電梯口。他與我行至電梯前,因電梯還未到,我擔心他的腳沒有足夠的力量等電梯到達,於是我幾經勸導他先行回家,他才一柺一柺的步行回家中。當我看到他的背影,我深深感受到父親對我的那份愛是何等偉大,因為他每行一步都是不易,但他因著對我的愛,對我的掛念而不怕辛苦要送別我。
當我想到我父親的背影時,我更體會到詩歌「橋」的一句歌詞:「父母親延伸天父愛」。在我未信主前,甚至在信主初期,我不但沒有感受到父親的愛,也對父親沒有特別的感覺,因為從我年幼開始,父親已四處奔波行商,我很少機會與他見面的。當我信主日子久了,經歷主的愛與恩典越多時,我的心靈被開啟,我開始從細微的地方體會父親對我的愛心與關懷。父親雖不是善言的人,但每次我留在家中的時候,他總會為我默默地買下一些我愛吃的東西及飲料,還有我的熱水杯永遠都會有足夠的水,因為他常為我加添水。弟兄姊妹,固勿論我們的父親對我們個人和家人的愛和關懷是否足夠,就讓我們以基督的愛與眼光來欣賞他,因我們的父親是天父所賜的;而且父親也是人,他們也有他們的限制,他們未必懂得以合適的言語或行動來表達對我們的愛。特別我們是信主的人,我們更應遵行主的誡命:「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以弗所書6:2-3)

牧者感言(2008年6月15日)

牧者感言:《父親的背影》(2008年6月15日)

郭麗思姑娘

這主日是父親節,我便想起我父親的背影。多年前我父親因生意不景和身體不適而終於退休。當父親退休後,我每次離開香港,返回澳門的時候,他總是幫助我推行李箱至電梯前,然後待我乘搭了電梯才返回家。今年我父親的身體越老越軟弱,醫生懷疑他患上「柏金遜」症,因此,他的手已沒有力量可以幫助我推行李箱,而且行路時也要拿著柺杖一柺一柺的行。不過,當我步出家門要前往澳門的時候,父親還是硬著要送我至電梯口。他與我行至電梯前,因電梯還未到,我擔心他的腳沒有足夠的力量等電梯到達,於是我幾經勸導他先行回家,他才一柺一柺的步行回家中。當我看到他的背影,我深深感受到父親對我的那份愛是何等偉大,因為他每行一步都是不易,但他因著對我的愛,對我的掛念而不怕辛苦要送別我。
當我想到我父親的背影時,我更體會到詩歌「橋」的一句歌詞:「父母親延伸天父愛」。在我未信主前,甚至在信主初期,我不但沒有感受到父親的愛,也對父親沒有特別的感覺,因為從我年幼開始,父親已四處奔波行商,我很少機會與他見面的。當我信主日子久了,經歷主的愛與恩典越多時,我的心靈被開啟,我開始從細微的地方體會父親對我的愛心與關懷。父親雖不是善言的人,但每次我留在家中的時候,他總會為我默默地買下一些我愛吃的東西及飲料,還有我的熱水杯永遠都會有足夠的水,因為他常為我加添水。弟兄姊妹,固勿論我們的父親對我們個人和家人的愛和關懷是否足夠,就讓我們以基督的愛與眼光來欣賞他,因我們的父親是天父所賜的;而且父親也是人,他們也有他們的限制,他們未必懂得以合適的言語或行動來表達對我們的愛。特別我們是信主的人,我們更應遵行主的誡命:「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以弗所書6:2-3)

牧者感言(2008年6月15日)

牧者感言:《父親的背影》(2008年6月15日)

郭麗思姑娘

這主日是父親節,我便想起我父親的背影。多年前我父親因生意不景和身體不適而終於退休。當父親退休後,我每次離開香港,返回澳門的時候,他總是幫助我推行李箱至電梯前,然後待我乘搭了電梯才返回家。今年我父親的身體越老越軟弱,醫生懷疑他患上「柏金遜」症,因此,他的手已沒有力量可以幫助我推行李箱,而且行路時也要拿著柺杖一柺一柺的行。不過,當我步出家門要前往澳門的時候,父親還是硬著要送我至電梯口。他與我行至電梯前,因電梯還未到,我擔心他的腳沒有足夠的力量等電梯到達,於是我幾經勸導他先行回家,他才一柺一柺的步行回家中。當我看到他的背影,我深深感受到父親對我的那份愛是何等偉大,因為他每行一步都是不易,但他因著對我的愛,對我的掛念而不怕辛苦要送別我。
當我想到我父親的背影時,我更體會到詩歌「橋」的一句歌詞:「父母親延伸天父愛」。在我未信主前,甚至在信主初期,我不但沒有感受到父親的愛,也對父親沒有特別的感覺,因為從我年幼開始,父親已四處奔波行商,我很少機會與他見面的。當我信主日子久了,經歷主的愛與恩典越多時,我的心靈被開啟,我開始從細微的地方體會父親對我的愛心與關懷。父親雖不是善言的人,但每次我留在家中的時候,他總會為我默默地買下一些我愛吃的東西及飲料,還有我的熱水杯永遠都會有足夠的水,因為他常為我加添水。弟兄姊妹,固勿論我們的父親對我們個人和家人的愛和關懷是否足夠,就讓我們以基督的愛與眼光來欣賞他,因我們的父親是天父所賜的;而且父親也是人,他們也有他們的限制,他們未必懂得以合適的言語或行動來表達對我們的愛。特別我們是信主的人,我們更應遵行主的誡命:「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以弗所書6:2-3)

Saturday, May 31, 2008

牧者感言 (2008年6月1日)

牧者感言 :「信心.認獻」(2008年6月1日)
吳劉月明師母

基督教宣道會澳門聯會第四屆聯合差傳年會將至,今年我們將首次推行「差傳信心認獻」。何謂「差傳信心認獻」?簡單來說,這是指信徒在「什一奉獻」之外、而有計劃的奉獻,目標是在差傳工作方面。
「什一奉獻」是指信徒遵守聖經有關奉獻的教導,學習將每月收入的十分之一作為基本奉獻,從而表達我們對神的順服,正如瑪拉基書3:10所言:「你們要將當納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倉庫,使我家有糧」,當然我們的神是不缺乏的,就算我們真的沒有奉獻,祂仍然可以完成自己的工作;但神要我們奉獻,是藉此提醒我們:我們要存著感恩的心來回應我們的神,因為我們有能力工作、有收入、有飽足……都是神的恩惠,當我們奉獻的時候,表達我們沒有忘記神和祂的恩典!所以,我們對神也要有信心,相信我們奉獻了,我們不會減少、缺乏、不足,正如神的應許:「以此(奉獻)試試我,是否為你們敞開天上的窗戶,傾福與你們,甚至無處可容。」
而「差傳信心認獻」是在「什一奉獻」的基礎上,願意再為差傳的事工作有計劃的奉獻,例如有一位信徒,月入一萬,他每月的「什一奉獻」是一千,然後他願意每月增加五百元作為「信心認獻」(全年是六千元),目的是支持差傳的工作,他這額外的奉獻就是「差傳信心認獻」,因為這增加的奉獻是需要信心去實踐的。而另一個情況,是這位信徒不是每月固定增加奉獻,而是全年增加奉獻一個金額,例如一萬元,他就不定期或不定數地奉獻,他的目標就是一年增多奉獻一萬元。無論是哪一種方法,是如何決定奉獻的金額呢?就是在神面前祈禱,你會發現神要我們每個人學習的功課都不一樣,只要你願意,最終你會發現你的信心又跳躍了一步!
最後,為甚麼要為「差傳」作信心認獻?這是基於耶穌所頒佈的大使命,是要使萬民作主的門徒!這個未完的使命,是需要我們奉獻人力、財力、心力和禱告的力量「集資」完成!無論我們的教會是年青的還是成熟的,大使命都是教會存在的目的和目標,我們都可以獻上自己的「五餅二魚」。
今次的「差傳信心認獻」只是拋磚引玉,而且目標金額和項目也不算多,相信要達成並不困難;但更重要的,是喚起眾信徒對神心意的關注,不要思念地上的事,乃要思念天上的事,有一日由財力的奉獻進展到人力的奉獻,讓神在澳門得著祂當得的榮耀!
 願我們「用禱告的心預備,用行動來參與」!

2008-09年度第一屆差傳信心認獻總額$24,000,項目如下:
    Ⅰ.香港宣道差會……$6,000/年
Ⅱ.簡家傑信徒宣教士……$2,400/年
Ⅲ.T先生訓練經費……$2,400/年
Ⅳ.2009年短宣隊……$12,000/年
Ⅴ.澳門聖經學院……$1,200/年
(回應表在差傳年會當日派發及收回!)

備註:年度結束時將所收得的信心認獻金額會按以上次序奉獻。

Friday, May 23, 2008

牧者感言 (2008年5月24日)

牧者感言 :『您的依靠何在?』 (2008年5月24日)
吳金煌牧師
人類醫學、科學及科技等不斷的進步,包括通訊的發展、電腦的普及、網絡迅速的發展、基因改造的突破等。使我們廿一世紀的人類突然發現或覺得真是活在「人可勝天」、『我就是神』等的時空。
當然,生活於城市的我們對於以上的感受,大多數都是甚為認同及肯定,對嗎?
然而,人類認為的優越性,相比我們環顧世界不同地方所發生的天災或人禍,真是「微不足道」!
就如我們國家最近所面對的四川大地震、鄰近緬甸的風災;甚至不時於美國發生的龍捲風及世界各地的山火等。
我們相信人類醫學、科學及科技等的進步,真是可以產生不少的協助人類減少天災或人禍的傷害,包括傷患者相對以往有更多生存的機會、世界各地很快知道所發生的事等。但是,我們卻是仍然「敵不過」天災或人禍!
另外,我們都會認為自己的學識、財富、能力、健康、經驗、人事、地位等,就是我們的人生的本錢及依靠。使我們不自覺陷入「人可勝天」及『我就是神』的地步。
聖經的撒迦利亞書四章6節提醒我們──「萬軍之耶和華說:不是倚靠勢力,不是依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靈,方能成事」,不要忘記什麼是人類最重要及最終的依靠。
當人類依靠主而活,將榮耀歸給主;我們不單可以使自己擁有真正可依的生活,更是可以將人禍減至最少,甚至可以減少天災的出現!請問您的依靠何在呢?

Saturday, May 17, 2008

牧者感言 (2008年4月27日)

牧者感言 :『四川地震感言』 (2008年4月27日)
郭麗思姑娘
話未說完要救濟緬甸風災的災民,接續又聽聞四川突發7.8級大地震,死傷災民不計其數。內心倍感沉重。不知你們對這次風災和地震又有何想法呢? 一位在培正學校唸小六年級的「小精兵」團友問我:「為何神不阻止這次地震,以至這麼多人死亡?」 不知你們會怎樣回答這位小孩子的問題呢?
我想,既然一連串嚴重的天災已發生在我們的身旁,難度我們找到合理的天災成因,便不會為那些在天災喪失家園與生命的人而悲傷和心痛嗎? 因此,我想現在最重的不是我們提出問題的時候,也不是我們來質問神的時候。如今,我們應該把悲傷化作實際行動,協助救援工作,從而幫助這些災民;此外,我們作為屬神的兒女,能夠在這些天災中省察,究竟神要我們學習甚麼功課?要我們得到甚麼提醒? 這樣,豈不是對我們屬靈的生命成長和敬虔度日更有幫助嗎?

以下是我對四川地震的體會:
1. 天父對我們中國同胞的憐憫
a. 這次四川的7.8級大地震,是屬於強烈的級數,然而神對中國有一份憐憫之心,所以祂阻止了更大地震發生於當地而影響更多中國其他城市,因而其他的城市只感受到稍微的震動而已。試問正在籌備奧運如火如荼的北京,若受地震破壞,那更難以想像會是怎樣的!
b. 神賜福我們中國人有一份濃厚的中國情,雖然已移居外地多年的華人,當四川大地震後,他們都紛紛響應籌募善款救濟災民。善款高達數以千萬。這份情所帶來的行動是遠勝其他民族所能做到的。
2. 主再來的日子近了
馬太福音 24:3-8「耶穌在橄欖山上坐著、門徒暗暗的來說、請告訴我們、甚麼時候有這些事.你降臨和世界的末了、有甚麼豫兆呢。耶穌回答說、你們要謹慎、免得有人迷惑你們。5因為…多處必有饑荒、地震。這都是災難的起頭。」
  這次的地震再一次提醒我們主再來的日近了,而且這日子會是越來越近的,因為這些災難次數已經越來越頻密!
3. 天父愛我們中國人,祂盼望我們歸向主
  在這幾年,中國的經濟突然躍升,人民幣匯率不斷上漲,顯然國際地位也隨之提昇。特別為著舉辦今年的奧運,中國耗支多億人民幣來興建各樣比賽場地等設施,以示中國的實力,好使各國對其另眼相看。
  奧運火炬在各國傳送更牽起世界各地的人士對中國的關注,不過,中國領袖與人民卻因此心高氣傲。不少民眾因經濟富裕而揮霍無度,奢華度日。他們的心卻越來越遠離了神! 天父因愛我們中國人,而管教我們,因此祂藉著這次的地震讓我們看到自己的限制,以至能謙卑下來歸回向主。主曾說:「『 神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雅各書 4:6)

除以上三方面的體會外,我想我們身為中國人,我們怎樣做才能表達對受災同胞的關愛之情呢? 我們可以參考以下的建議:
1. 甘心樂意奉獻金錢支持當地的救援、善後和重建的工作。
2. 身體力行尋找可前往當地協助救援工作,和支持受災的人。
3. 在禱告記念受災的同胞和救援人員,及求主加添智慧與能力給一些為此災難前往當地的基督徒專業輔導員與教牧,因他們需要支持當地經歷此災的宣教士,和輔導與關懷那些受災的當地人。

最後我願意彼此勉勵,在主再回來之前,災難無可避免之際,我們不但要「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馬太福音 24:13) 而且我們亦要敬虔度日直至主再來。還有我們在今次四川地震中,我們體會到傷亡的同胞數以萬計,當中有不少人因著沒有認識主耶穌,而走向永遠滅亡之路,我們更要迫切地將福音傳給我們骨肉之親的中國同胞,包括我們至親至愛的家人。

Friday, May 2, 2008

牧者感言 (2008年5月4日)

牧者感言 (2008年5月4日)
吳金煌牧師
  我們都知道父母是上帝給予我們的恩典及祝福。然而,我們在成長的過程,卻是常常忽略父母的優先性及重要性。

  我們通常都是在自己成為父母之後,才能開始明白及認識父母的偉大及苦心。當然,有人是在失去父母之後,才能發現父母對於自己的重要性及父母的愛。

  然而,上帝於聖經的十誡之中,已經將父母的重要性及優先
告訴我們。我們都知道十誡的首四誡是論及上帝與人的關係,而
當論及人與人之間的誡命,也是上帝與人及人與人之間的連接點
,就是有關父母與我們的關係──「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
耶和華──你 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出20:12)。

  出20:12的重點不是在於「得以長久」,乃是在於『孝敬父母』。

  另外,我們可以在馬太福音15:1-9之中,更進一步了解『孝敬父母』的必須性及優先性,也是耶穌基督對於『孝敬父母』的觀點。就是我們不能因任何理由,有意或無意地忽略父母的需要──身心靈的需要。

請我們不要停止於頭腦的認知,甚至是內疚的地步。而是由現在開始,靠著主去學習愛您的父母、靠主的恩典去肯定父母身心靈需要於您人生的重要性及優先性。

當然,我們不單單是需要重整您給予父母的時間,更重要是優先考慮如何將福音有效帶給父母。

您將會有什麼的改變及行動去『孝敬父母』呢?

Friday, April 25, 2008

牧者感言 (2008年4月27日)

牧者感言 :「一個不能少」! (2008年4月27日)
吳劉月明師母
早前,吳牧師寫的牧者感言,讓我們反思長者的福音事工,教導我們傳福音的真義是讓人得著福音的好處,豐盛的生命,不因他們對教會有沒有具體利益,因為我們的神是不願一人沉淪的!
最近,因著「校園適應學習計劃」,有機會思想和服侍一群青少年人,一群被社會「邊緣化」的青少年;雖然我未曾「親眼看見他們」,但已經從不同角度「風聞」他們的行徑,都是給人「難搞」、「不討好」、「反叛」的感覺!最初,自己都擔心是否有足夠的愛心和技巧(訓練)去幫助他們,但我極力不讓自己去「標籤」他們,在主面前,我只求:如果神-祢真是呼召打發我去(負責執教生命教育課),我就知道祢要我學習去愛他們,因為我的愛還不夠!
雖然「校園適應學習計劃」有不少難關,但我深深相信神首先讓事奉祂的人得益處!因此計劃,我們一群小組成員有機會深入認識YMCA,還有幸與突破機構榮譽總幹事、也是香港青年事務委員會主席、更是我們香港宣道差會的董事之一的蔡元雲醫生有一席談,我開心不是因為他有大名氣,而是一個從事青少年工作者達三十一年(現在仍然從事)的前輩親身分享他的生命和經驗,我被他對青少年的那份愛和熱誠所感動!從他們身上,我更加看到青少年工作的宏觀!
拜讀蔡元雲醫生的著作「一個不能少-再思青少年的成長與牧養」,破除了我對青少年人許多的誤解和恐懼,作者說:「我仍覺得主動向我求助的青少年給我較大的安全感。對於半夜才到球場遊蕩、到「網吧」或卡啦OK流連的;還有那些離家出走的、寧可濫藥也不願上學或上班的青少年,我總覺得自己的回應失措。我十分尊敬那些為了尋找他們而半夜出動的外展社工,藉此我深知自己要學習的,仍然很多!」我對這話既感認同,也感安慰!每一個青少年都是尊貴的,都可以成為將來的領袖,一個都不能少!但這些埋藏在厚石內的寶玉,仍有待你和我細心去發掘和開採!讓我們先在禱告中記念他們、祝福他們-一個都不失落!

Saturday, April 19, 2008

牧者感言 (2008年4月20日)

牧者感言 :『操練靈性』 (2008年4月20日)
郭麗思姑娘
最近我述職回來後,有機會分別與兩位與我相若年紀的姊妹傾談,她們都提及她們的母親的身體很健壯,其中一位姊妹的母親還四處旅遊。我一方面欣賞這兩位姊妹的母親的健壯身體,另一方面我便向姊妹們取經:「妳們母親怎樣在一把年紀還可以保持身體健壯?」她們提出的答案都是無獨有偶:「我媽媽中年開始已天天都做運動的!」噢! 又是運動! 雖然我認識做運動不少好處,但我仍是沒有動力坐言起行。
上星期有一天的早上,我睡醒後,竟然有一意念是起床後,去做運動。於是我立刻起床,梳洗後,穿上輕便衣服及球鞋,便前往水塘區。我運用一個小時時間在那地方緩步跑及做一些運動器械。我做完運動後,便回家,再一次梳洗,然後怱忙地趕往開同工會議。
當天晚上,我完成整天事奉後,便回到家去。我坐在梳化椅上休息時,我便想起:「我忙了整天,原來忘記了靈修呢!」那時候,我腦海中浮現使徒保羅所說:「……要好好地操練自己的靈性,過敬虔的生活。操練體魄雖好,得益畢竟有限,但操練靈性,卻使你受用無窮,享盡上帝所應允在今生和來世的福分。」(提摩太前書 4:7-8-當代聖經) 主啊! 真的,我們很多時候整天忙碌,而忽略了我們的靈性!
沒錯,我需要做運動,好好鍛鍊身體;不過我即使怎樣鍛鍊強健體魄,我這個身軀,正如使徒保羅所說「……我們現在這身體的軀殼,就好像是在地上搭的帳棚一樣」(哥林多後書 5:1當代聖經),有一天都會毀壞的。因此,我每天需要鍛鍊身體,但更需要保持每天清晨親近天父,操練靈性。
弟兄姊妹,我們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會為著不同的事情而忙碌,似乎各有各忙是無可厚非。例如:準備高中畢業的同學們為著投考理想的大學,而日以繼夜地溫習書本,操練至最「fit」狀態來應考;而在職的人士,為了升職加薪或保住「飯碗」,而忙於加班或進修增值。不過,我們不妨安靜下來,想想雅各所說:「其實,你們根本不知道明天的事,你們的生命是甚麼呢?只不過像一片微薄的雲霧罷了,出現片刻,就無影無蹤了。你們只當說:『如果主許可,我們就可以活著,或做這事,或做那事。』」(雅各書 4:14-15當代聖經)
因此,願意我們彼此勉勵殷勤地「操練自己靈性」-每天靈修、讀經、祈禱、敬拜主。我們在生活上若重視操練靈性,我們永生都會受惠的。

Friday, April 11, 2008

牧者感言 : (2008年4月13日)

牧者感言 : (2008年4月13日)
「老人福音事工的感想」
吳金煌牧師
  上主日的下午是三堂聯堂老人福音事工的其中一個服事,我們一行多人(包括五位同工、四位支援隊成員及三位肢體)就由澳門出發前往氹仔盈康老人院。

當時,院方已經將50多位長者安排坐在大廳等候著我們,他們的眼睛表達正在期待人們的關懷及愛心的接觸。

我們只是為他們提供了唱詩、遊戲、短講及個別的談道。因為,我們需要配合院方,只能服事他們一個小時而已。然而,我們一行只有十二人,真是沒有辦法給予每一位長者個別關懷的機會。真是有很大的遺憾!

您是否可以給予一些時候去服事曾經為我們社會獻出一生的老人呢?

今日,世界人口老化是不少國家的急務。然而,我們基督徒是否可以獻上一點時間去關懷一些沒有家人照顧及在老人院呢?或者,我們甚至可以將福音帶給他們,使他們於晚年可以享受主的福樂呢?

主是愛每一個人,每一個年齡的人,所有的人,而不是單單愛有生產力,或是年青的人。我們教會必須抗拒不合真理的價值觀,就是只拯救一些對於教會增長有幫助及有貢獻的人,而放棄老人的福音事工。

你在想什麼?

牧者感言 (2008年4月6日)

牧者感言 : 別「愛得太遲」!(2008年4月6日)
吳劉月明師母
那天我獨坐在M記吃早餐,忽然播放許久沒有聽到的「愛得太遲」,這曾是我們一家的金曲,連力和也會朗朗上口,因為歌詞蠻有意思,成為我們一家彼此互勉、珍惜對方的提醒!
歌聲悠揚,適逢外面下著清明時雨,聯想起很多的人與事!想起有一年還在台灣的時候,參加一個營會,講員是滌然女仕,她分享到其夫(史祈生牧師)曾想送她一枚戒指而遭她拒絕,因她想留待他們結婚三十五週年紀念日才接受這份禮物,殊不知其夫在此日子前就離世,她笑言早知先將禮物收下,其實內心真的有點後悔!真的,沒有人知道明天會如何,「以後」是個未知素!
我想起一位姊妹,父母因病離世後,她才後悔自己沒有好好對待雙親,「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滋味真不好受......想起一本童書,主角是一個小朋友和一隻狗,最後狗兒死了,但這小孩沒有遺憾,因為他和狗兒在一起的時候,常常對祂說:「我愛你!」小孩也常花時間跟狗兒一起玩!相反,其他家人就有點遺憾,因為他們常常拒絕牠的「無邪的要求」!
既然如此,我們就要把握時機,不是「今天有酒今天醉」的及時行樂或放蹤情慾;乃是「及時表達」愛的行動!
適逢清明節,基督徒陪同家人掃墓可以表達我們對先人的孝心;但更重要是我們趁雙親還健在就要盡力孝敬他們,在主裡聽從他們,這是神所重視和喜悅的!「在主裡」表示我們在不違背聖經下,我們作子女的應該順服父母(作出一點遷就),供養他們(不要藐視他們),使他們的心得著安慰和喜樂(重視他們的情感,語氣溫和)!
「最心痛是,愛得太遲,有些心意,不可等某個日子……」 「愛一個字,也需要及時 ,只差一秒,心聲都已變歷史……」愛的行動要及時,因我們未必有下一次會!

Saturday, March 29, 2008

牧者感言 (2008年3月30日)

牧者感言 :『恩情』多采多姿!(2008年3月30日)
吳金煌牧師

感謝主,感恩堂的「恩情十二夜佈道會」已經在主的恩典及各堂弟兄姊妹的參與之下,順利完成。

我們在十二個的晚上見到主是如何奇妙地引領我們的親朋好友及澳門街的居民前來參加聚會,更有不少人得著主的恩情(救恩)及認識主的恩情(救恩)!

然而,我們參與在其中更是得著不少的祝福,不單得到拯救靈魂的喜悅,也在不同晚上見到主在不同講員、見證及領詩的肢體身上的恩情;如下:

1. 主如何將一位姊妹從離婚到認識主的再造恩情;
2. 主如何透過一位十三歲患上腦癌小弟兄,在他離世而留下主恩情的見證;
3. 主如何使一位如日中天的商人因腦部生蟲到擁有真正富足的恩情;
4. 主如何將一位廿年前腦部受到嚴重創傷的中學生從死亡邊緣遇上主的恩情;
5. 主如何將幾位弟兄姊妹從罪惡之中拯救出來的恩情;
6. 主如何使一位從小缺乏肯定的姊妹到被建立正確自我價值的恩情;
7. 主如何將一位弟兄從人認為無藥可救的吸毒者到被重建的恩情;
8. 主如何使一位弟兄因工受傷到遇上主恩情的見證。

我們與他們一樣都是受主恩情的人,也與他們一樣深深感受到主的恩情是多采多姿,對嗎?

那麼,我們是否願意每日都享受主的恩情呢?其實,方法很簡單,就如他們一樣,不斷與別人分享主的恩情!您便可以經歷主更多,也必然使主的恩情繼續延續下去!

Saturday, March 22, 2008

牧者感言 (2008年3月23日)

牧者感言 :活出『神』采,活得精彩!(2008年3月23日)
吳劉月明師母

因著小孩子上學和考試的緣故,我未能參與「恩情十二夜」的佈道晚會,要到星期四晚上,小孩子放假了,才有機會參加!但很奇妙,這些日子我從不同的途徑「看」到(影碟/真人)和「聽」到(吳牧師轉述)不同基督徒的生命見證,實在豐富了我的生命,也激勵了我的生命!
這些見證包括幾位藝人,幾位將要受洗的肢體,幾位先天或後天視障或身體缺憾的弟兄姊妹,也有兩位是腦部嚴重患病和受創後,死裡逃生,回歸主恩。他們的見證都有不約而同之處:
一.幸與不幸的背後仍有神的祝福;
二.失去背後讓我們更知道甚麼是「永遠不失去的」;
三.金錢、成功買不到真正的快樂;
四.人真正的安全感不在於我們所擁有,乃在於與神同行的平安;
五.人的價值不是在比較中肯定,乃在於創造主看我們為寶貴;
這些耳熟能詳的「真理」,如何反映在他們的生活呢?就是積極、樂觀信靠主,常存感恩的心,把握機會見證神!就是放下恐懼和自我,有能力去選擇行出和活出神所喜悅的旨意!身為藝人的蔡少芬和鄧萃雯姊妹,她們都經歷由「懼怕沒有戲拍」到現在「有戲也不一定拍」的選擇能力,因為她們寧願抽空去各地傳福音,不再因怕失去而「抓緊」!何耀新和潘曉輝弟兄曾經經歷生死邊緣,他們覺得生命已經是一種賞賜,所以他們以最好的生活作為對神的回應!
這讓我更深體會到聖經說:「我們既有這許多的見證人如同雲彩圍著我們 ,就當放下各樣的重擔,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希伯來書12:1-2)
今天是復活節主日,我們既相信也紀念基督是我們的罪死而復活,祈願我們的生活也彰顯出這份得勝和能力!

Saturday, March 15, 2008

牧者感言(2008年3月16日)

牧者感言 :『把握良機!』(2008年3月16日)
吳金煌牧師
「祂願意萬人得救、明白真道。」(提前 2:4)

本星期已經是記念耶穌基督受難及復活的日子。我們一定不會忘記耶穌基督受苦及受難是為了我們,就是為我們的罪付上贖價。而耶穌基督的復活是帶給我們勝過罪及死亡的證據,也是我們日後復活的明證。
然而,我們也不會忘記自己未曾接受耶穌基督為救主及生命的主之時候,對於復活節(包括一切涉及耶穌基督的事宜)沒有太大的感受,或是誤解只是一個假期及消費的機會!這是一切未曾認識耶穌基督的人之特徵。
另外,我們更不會忘記自己有機會相信耶穌基督,都是一些基督徒的親朋好友,甚至是不認識的基督徒;他們直接底間接將福音傳給我們,或是邀請我們參加教會舉辦的佈道會或聚會。若不然,我們都是沒有機會得著救恩及得勝的生活。
當然,我們所得著的救恩都是在乎上帝主動的拯救及恩典。雖然,上帝願意萬人得救、明白真道。不過,仍然有一個事實,就是上帝選擇透過我們基督徒將福音傳給萬人。
那麼,我們有沒有為親朋好友及澳門人把握良機,將福音傳給他們呢?
由明天開始連續十二個晚上於感恩堂所舉行的『恩情十二夜晚會』,不僅是一個拯救我們親朋好友及澳門人的良機,也是我們一起經歷拯救靈魂喜樂的時機。  你會把握今次的良機吧!

牧者感言(2008年3月9日)

牧者感言 :『就在此刻!』(2008年3月9日)
吳劉月明師母
早前收到一位老朋友的電郵,因她有重大的決定,所以邀請我們夫婦為他們夫婦禁食祈禱。適逢感恩堂搬遷,加上校園適應學習計劃的籌備工作,我都未有空回覆對方,更遑論跟牧師相約一起禁食祈禱呢!
就在在這星期某天,約了門訓的學員補課-退修,學員比原定時間遲了,所以待我安排一切後,已是午膳時間了;我想起回覆以上的電郵,便打算回覆後便自行去買午膳(因為吳牧師不在澳門)。我本來回覆他們說:「......我未有時間與金煌商量一起禁食祈禱的時間,但我們會私禱記念你們的需要......」就在此刻,聖靈就提醒我,現在您不就可以禁食(午餐)祈禱嗎?是的,現在就可以,只要我願意,只要我把自己的計劃放下,只要我願意忍受饑餓,只要我願意經驗神......所以我最後把電郵的回覆改為:「......但我現在可以為您們禁食祈禱!」
我的分享不是要歸功予自己,而是我再一次體會聖靈隨時的提醒,祂與我相交和對話,祂指教我當行的路,我感到無比快慰,因為我經歷了神,而且在回應中更新和經歷祂奇妙的作為而感恩!
聖靈是很敏銳的,祂會引導我們的心按祂的方法去完成神的工作!過去我也試過很多次被聖靈「感動」我去買一張卡寄給遠人,買一些水果送給辛勞服侍的人,在談話中洞悉對方的需要等,可能我們有時做了這些行動也不明所以,但相信聖靈會在對方身上工作,而自己亦因順服聖靈而感到滿足快樂,就算這只是個小小行動!當然,有時我也試過推卻聖靈的邀請,覺得這微小的行動不重要,因而拖延以至錯失了機會行善!「牧隣關顧」,或成為愛心的「小天使」,也是我們學習敏銳聖靈的提醒和感動,學習順服的功課,學習與神緊密對話!祈盼我們放下顧慮,把握時機,就在此刻,坐言起行!

Saturday, March 8, 2008

牧者感言(2008年3月2日)

牧者感言 :「貪者」與『義人』之別
(2008年3月2日)
吳金煌牧師

  最近,我們夫婦與兩位兒子於每日家庭崇拜的時候,讀到箴言廿一章26節──「有終日貪得無饜的;義人施捨而不吝惜」。

  真是有感而發,就像被傳媒炒作的「有色」新聞一樣。說出來就是一個「貪」字。

創造我們的上帝,不是明說「性」是給予人類夫妻關係最親密的部份嗎?亦是唯一可以正常享受「性」的關係!因此,任何一對戀人或人在婚前發生任何的性行為(而婚外情亦是一樣),就等於破壞了自己的幸福;更是在傷害別人。更可況一個人與多人的性行為,不論是因戀愛的迷失或是其他,他們都是陷於終日「貪」得無饜的地步。

  相對而言,一個真正懂得愛的人,就會珍惜自己及別人的幸福,而不會因一時之快或其他理由,而斷送自己及別人的將來!

  「貪」的相反是『施捨』,就像我們的耶穌基督一樣,祂為我們犧牲一切為了愛及拯救我們。因此,我們如懂得學習與別人分享主所給予的,就是進入學習『施捨』了。

  所以,我們向別人分享福音是一個很重要的學習,不單是使別人有機會同得福音的拯救,亦使我們不忘主的恩情。因此,「不吝惜」自己的時間及資源,而把握與別人分享福音及帶領別人返回教會,就是一件幸福的事,亦是學習不「貪」的機會!

Saturday, February 23, 2008

牧者感言(2008年2月24日)

牧者感言 :『全球三份之二人口的將來!?』
(2008年2月24日)
吳金煌牧師

  感謝主,我們於本週已經順利舉行了『「回」歸主恩』的教牧課程及信徒聚會。使我們更加了解有不少人受到撒旦的控制及迷惑的事實!同時,我們更清楚主是透過我們基督徒將福音傳給一切未信耶穌基督的人!

  第二,按照英國差傳統計學家David Barrett於新近發表之2007年全球差傳數據(如下圖)。使我們明白全世界未曾接受耶穌基督為救主的人口,仍然有三份之二!

不過,我們澳門卻沒有三份之人的基督徒,直至現在仍然只有三千多人參與主日崇拜。相對近期人口亦劇增至五十多萬(遊客不計算在內),而信主人口的比例是不加反減。所以,澳門仍然有多於百份之九十九的人未曾接受耶穌基督為救主。

第三,主拯救我們,不是單純想拯救我們一個人,而是更期望透過我們的家族。那麼,我們仍然有多少家人已經信主呢?有沒有三份之一呢?還是百份之九十九呢?

當然,我們是深感期望每一個家人都與我們擁有永生,也期望每一個人同得永生,對嗎?

因此,我們需要更加努力以赴傳揚福音、熱心差傳、作主門徒、建立教會。

所以,我們不要忽略每一次傳福音的機會,包括每主日下午的街頭佈道、每年不同的佈道聚會(如將於3月17日至28日舉行的『恩情十二夜』、母親節的主日崇拜、12月聖誕節懇親晚會等)、有機會便向親朋好友分享見證、參與差傳的事工、參加短宣隊等。

全球三份之二的人口是否有永生在乎我們!
澳門百份之九十九的人口是否有機會聽聞福音在乎我們!我們家人是否有機會得救更在乎我們!

Saturday, February 9, 2008

牧者感言(2008年2月10日)

牧者感言 :『除舊迎新,貪新忘舊!』(2008年2月10日)
吳劉月明師母

  中國人過農曆新年,很著重【新】的觀念,例如要買新的衣物過年,年廿八要洗【邋遢】,不單要替屋子大掃除,讓它煥然一新;連人的身體也要用柚子葉大清洗(撇開迷信的觀念),讓它清新地過年,務求除舊迎新,一年好過一年,這種積極求【新】、求【變】的態度,也值得我們思想!
  其實聖經同樣很著重【新】的觀念,當我們一信主耶穌,就被稱為【新造的人】,一切重新開始,舊事已過,不再眷戀和追惜;至於我們信主後的行事為人,保羅更勸勉我們要【脫去舊人,穿上新人】:【要脫去你們從前行為上的舊人......又要將你們的心志改換一新,並且穿上新人,這新人是照著神的形象造的,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弗四:22-24)保羅用了穿脫衣服的動作來比喻信徒的改變過程,脫去舊衣意指我們要離開不良的習慣、不道德的行為及罪惡等,然後才能穿上神為我們預備好又美又新的衣服,這才能與我們嶄新的生命相配合;若新舊衣穿在一起,就會顯得不倫不類!所以,在屬靈層面上,我們都要來個【貪新忘舊】、【除舊迎新】;這個【貪】字正好表達了我們對【新形象】的努力追求,不易滿足的態度!【貪】也許是人的本性(或許是罪性),但有時要【貪】得合宜,否則會弄巧反拙!
  近日在香港過新年,每天翻閱報章,都是刊登某明星的【床照】風波,暫且不評論事件的誰是誰非,但最少讓我知道,沒有罪是不被顯露的,若未被顯露,只是神的憐憫,讓我們儘快停止、脫離和處理!若顯露了,我們仍要付上沉重的代價!希望我們在新的一年,每天都『除舊迎新,貪新忘舊』,過一個裡外一致的信仰生活!

Saturday, February 2, 2008

牧者感言(2008年2月3日)

牧者感言 :『團年,團圓』(2008年2月3日)
吳金煌牧師

團年飯對於我們中國人都是一件非常重視及重要的事情。所以,每年都有不少的中國人從外地及世界各堂趕回鄉下與家人過年。就如美國人重視聖誕節返回鄉下及與家人渡過一樣。

當然,我們的兒童及年青人仍然未能完全體會團年飯對於中國人的重要性。甚至忽視了一家人的團圓的機會及幸福。

其實,我們都知道不是每一件事情都有下一次、不是每一個人都有機會於下一年與全家人一起團年。因為,世上有太多的原因,使我們沒有下一次。對嗎?

那麼,我們為什麼不珍惜與全家人一起團年的機會呢?

另外,我們更要把握機會,使家人於日後有機會與我們於天上永遠的團圓。

  最近,我們見到主奇妙的作為,祂早已開始拯救弟兄姊妹的家人。因此,我們更加要努力為家人得救祈禱,與及付出行動──就如邀請家人參加教會為我們所預備的母親節聚會及12月聖誕節懇親聚餐。

  我們在地上與家人一起團年,更願在天上與家人永遠在一起團圓。
  『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徒16:31

Saturday, January 26, 2008

牧者感言(2008年1月27日)

牧者感言 :『改變由禱告開始』(2008年1月27日)
吳劉月明師母
教會今年的主題是:牧隣關顧,仰望恩主!目的是鼓勵弟兄姊妹將信仰生命流露,讓人透過我們的愛心行動,可以感受到耶穌的愛和實在!
  對中國人來說,常言:「各家自掃門前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事不關己,己不勞心」,似乎「單顧自己的事」乃人之常情。所以當我們若表現得太過關心別人的需要時,亦未必得到周圍人的認同和讚賞,所以要「突圍」而出,也需要「突破自己」和「突破環境」。
記得自己信主初期,從教會也聽到有關的講道,一位傳道人說:「我們與家人沒有溝通,這是很『自然』的,但不是『正常』的!」於是我開始學習關心家人!當天回家吃晚飯時,我懷著戰戰兢兢的心情,一邊禱告,一邊問候爸爸今天工作辛苦嗎?因為當天的天氣炎熱......眨時爸爸覺得很意外,不知如何回答,但看見他滿面笑容的,我相信他心底亦感受到這份「突如其來」的關心!之後,我開始改變自己的習慣,雖然忙於功課和考試,也嘗試每天晚上抽一個小時與家人(主要是父母)一起看電視,閒話家常!我們會為一件值得的事或一個值得的人去改變自己,當你遇上心儀的對象,你也願意改變自己去「贏」得對方!我們要用信仰去感染別人,也不能停留在言語上,我們的生活也需要作出相應的改變,配合禱告,我們必定經歷神「改變」的大能:既可改變自己,也可以改變別人!身為基督徒的我們,對家庭或對隣舍可以起甚麼作用?最少我們可以成為(也比別人更有能力成為)主動者,用言語和行動去問候和關心家人的需要,禱告不單可以打開話匣子,也給予我們「突破困局」的力量!

Saturday, January 19, 2008

牧者感言 (2008年1月20日)

牧者感言 :『教會的團隊精神』(2008年1月20日)
吳金煌牧師
吳劉月明師母於上週的牧者感言與我們分享教會的團隊精神,
就是「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以弗所書四12-13)。
因此,我們於教會之中,每一位弟兄姊妹都是被肯定,也是十分重要,真是缺一不可。然而,我們因罪性及受世界不正確的價值觀影響,常常因自我而破壞教會的團隊精神──不是自大作怪,就是自卑的問題。所以,教會就如一群箭豬一起生活,真是一種不簡單的團體生活。不過,因主的救贖及保守,我們必須成為一個愛的團體,也必然邁向一個更成熟的團隊。
當然,我們只要靠主對付自己,並願意學習付出及成長。教會的團隊精神,就是一件容易及簡單的事。
最後,我們一起分享一個「五個人」的故事,就會明白教會的「每個人」盡上自己責任及義務的必須性及重要性。
『有五個人,分別叫做「每個人」,「其他人」,「任何人」,「某
些人」和「沒有人」。有一項很重要的工作要完成,「每個人」
都被要求作這件工作,「每個人」都相信「其他人」會去作,「任
何人」都可能去作,但是卻「沒有人」去作,但是卻「沒有人」
去作,「某些人」對此感到生氣,因為那是「每個人」的工作,
「每個人」都以為「任何人」都能作那一個工作,然而卻「沒
有人」領悟到「每個人」都不會作,最後當「沒有人」作那件
「每個人」都該作的工作時,「每個人」都責怪「其他人」。』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就是那一個「每個人」,那一個「其他人」,那一個「任何人」,那一個「某些人」和那一個「沒有人」。
但願我們「每個人」都「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以弗所書四12-13)。

Friday, January 11, 2008

牧者感言(2008年1月13日)

牧者感言-蜜蜂使者(吳劉月明師母)     
  在聖誕節期間,我們和兩個小孩去看了一部「蜜蜂電影」。劇情是講及一隻「不想隨俗」的蜜蜂-巴里,不甘心過著每天製造蜜糖的生活,於是便離群到外面去闖,結識人類,後來發現人類養殖蜜蜂,並採取蜜糖去售賣,因此而鬧出一場官司。整部電影的高潮,就是當巴里贏了官司之後,法庭將市面所有的蜂蜜歸還蜜蜂,結果令到存貨太多,蜜蜂再不用辛勤工作,結果蜜蜂再不去採蜜,花兒沒有蜜蜂幫忙傳播花粉,花兒亦開始凋謝,整個世界立時變得了無生氣和失色。
這部電影令我最深刻的,就是道出每樣偉大事情或成果的背後,都是有許多人「忠心地」盡其看似「微小」的本份!有時候本份雖然微小而不顯眼,但從來很少人想到「缺環」後的嚴重後果!蜜蜂有其天賦的團隊精神,螞蟻亦一樣(參箴言六:6-11),神藉自然界給予我們啟示;同樣教會因基督的緣故成為一個身子,每個信徒是獨特的,但不是獨立的,我們的團隊精神就是「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以弗所書四12-13)所以我們要認識自己的本份,忠於自己的本份,也懂得尊重自己和其他人的本份,分工合作,團結一致,就必完成神所交託給我們的使命!希望在新一年,我們眾教會更能體現團隊精神!

牧者感言 (2008年1月6日)

牧者感言 : 「新的一年」(2008年1月6日)
吳金煌牧師

  一年又過去,新的一年又開始。

感謝主,我們每年都有主的恩典與我們同在及同行。

當然,我們每逢數算主的恩典,總是回味無窮。就如我們台山堂、感恩堂及氹仔堂於2007年12月31日的歲末感恩祈禱會之中,都已經深深體驗主的實在。

所以,我們相信主於2007年的恩待,必然會在2008年繼續發生在我們的身上,甚至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

那麼,我們於2008年又會如何感謝恩待我們的主呢?

其實,我們的主不是缺少了什麼,而是祂想我們經歷祂更多,更是期望我們透過回應主的愛及恩待,從而更加成長及成熟。就如教會每年的主題及屬靈方向都是一樣,使我們信主的人有一個學習及成長的目標及方向。
去年,我們教會(台山堂、感恩堂及氹仔堂)的主題是『作主門徒,往下扎根;培植生命,延續使命』。其實,我們不少的弟兄姊妹已經從中得到不少的學習及成長。

另外,我們教會(台山堂、感恩堂及氹仔堂)於2008年的主題是『牧鄰關顧,仰望恩主』。來!我們預備在新的一年一起享受新的學習及成長的祝福!

  然而,有關如何將『牧鄰關顧,仰望恩主』具體經驗出來,就要參與本主日下午及日後的詳情。

願我們預備於2008年與弟兄姊妹一起更深經歷主。